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349章 海蓝汽车出海策略

第349章 海蓝汽车出海策略

本玩不转,哪怕整个欧洲加起来都玩不转。

  半导体产业更不用说了,欧洲都没什么半导体企业了,意法半导体早就半死不活,早就跟不上时代了。

  其他国家,想都别想……比如印度,一直都在尝试发展半导体产业,但是没人搭理它。

  芯片工厂动辄投资几十亿美元,怎么可能随便投!

  就算是要投,那也不是企业之间的事,这种级别,这种行业的大规模对外投资,那都是得上社会版新闻头条的。

  智云微电子如果说想要出海,去海外国家投资建设一座十二寸,具备十四纳米工艺的芯片工厂,嗯,比如说去印度啊……智云微电子自己说不了算,甚至徐申学自己说了都不算。

  得层层报批上去……当然,不用报上去也知道结果,百分百否决的,想都别想。

  半导体产业,门槛极高,很多国家做梦都别想搞这个了,如此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会对芯片设什么门槛。

  对于没有智能终端、没有半导体产业的国家而言,他们干脆也不拦着海外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当然……保护费还是要收的,时不时就给你来个罚款之类的。

  但是汽车的话,则是门槛低很多……海蓝汽车这样的高端智能电动车搞不了,我还搞不了普通油车?普通油车搞不了,我还搞不了三蹦子?

  所以,但凡是有点实力的国家,其国内多少都会有一些汽车工业,并且对保护自家的汽车工业非常上心。

  这一点,参考我们自己就行了,我们的进口车关税不算高,但是其他税费高啊……为什么?就是要逼海外车企来我们这搞合资工厂,拉就业,拉税收,顺带建汽车产业链。

  这是典型的市场换技术路线。

  而我们不是个例,实际上大部分有些工业基础的国家都这么干,很少有工业国家有在汽车行业里彻底躺平的。

  徐申学手底下的研究团队经过分析后,认为汽车行业过于特殊,无法复制智能终端以及芯片这两大行业,走纯出口模式,想要扩大全球市场,还是得走去当地建厂的路线。

  在海外进行独资建厂,或合资建厂……这个要看当地国家的一些具体汽车保护政策。

  当然,核心技术这些东西还是要抓在手里,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配件也不能把产线搬走,比如电池,电机这两大核心部件。

  所以今年徐申学已经派遣了手底下的一些人前往欧洲,东盟以及南美这三个地区和当地的财团进行联系,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在当地建厂的各种方案。

  对此,包永言也是比较期待的,只不过这种涉及的层次比较高……他也插不上手,都是徐申学这个老板直接和当地的一些财团进行接触的。

  海蓝汽车,毕竟不是普通汽车企业……如果只是普通汽车企业,那直接去搞什么投资建厂就行了。

  而海蓝汽车,是徐申学的产业,同时海蓝汽车过于特殊……它玩的是智能电动车,代表的是未来的方向……至少很多人认为它代表了未来方向。

  所以就比较特殊一些,不是说想要出海建厂,就能傻乎乎跑过去建厂的,要不然很容易血本无归。

  而徐申学直接和当地财团谈,那么不管谈判的结果如何,但是都能获得一定的保障。

  因为除了老美的那几个财团比较牛逼,敢三天两头和徐申学对喷打架外……其他地方的财团还是比较‘尊重’徐申学!

  一旦谈妥了,对方想要反悔,或者玩规则外的东西,徐申学就会让他知道火箭弹的弹头长啥样。

  因此海蓝汽车的出海建厂策略,还是要徐申学先和当地的财团们先谈好,把利益划分搞清楚了,定下规矩了,然后大家按照规矩玩,和和气气大家一起发财。

  而包永言等高管,等着消息就行了,等徐申学和对方财团谈妥了,那么就可以跑过去建厂,然后在当地组装生产,并大规模走量销售中端车型了。

  而在这之前,海外市场继续卖高价车型,走量车型的销量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内市场。

  包永言则是对国内市场非常乐观:“最近几年,国内的充电桩建设持续加速,大量充电桩的建成,也极大的促进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方便性!”

  “同时国内对电动车的补贴还在持续加大力度,此外还有新能源牌照也正在推行,年底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新能源汽车牌照出现了!”

  “到时候,将将会进一步刺激国内电动车的发展,尤其是推动中端车型的快速普及,我们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插混,增程车型在内的销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乘用车领域里有可能达到百万辆市场的级别!”

  “而我们海蓝汽车,也将为国内市场的持续爆发,而在持续增加产能!”

  “目前我们在沪城的汽车工厂已经建成开始投产,预计明年就能够达到巅峰产能,年产能能够达到五十万辆!”

  “同时我们还在川城投资建设的汽车工厂也在施工当中,有望在后年投产,该厂的设计产能是三十万辆,主要用于覆盖西南地区!”

  “而我们去年启动的安城生产基地也顺利启动,该厂的设计产能达到了三十万辆,主要用于覆盖中部以及北方地区!”

  “再加上我们深城总部基地的五十万辆产能,那么我们的四座国内工厂加在一起,总产能能够达到一百六十万辆的产能!”

  “除了这四家工厂外,我们还在国内进行持续的考察,准备再挑选两个城市投资建厂,再规划大概四十万辆的产能,使得国内的总产能达到两百万辆!”

  “而海外工厂方面,则是还要看后续情况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