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第144章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第144章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谁啊!”李清照听说是大宋的,都高兴坏了。

  她看到大明、大唐都来了那么多孩子,大宋的还一个孩子都没有,都急坏了。

  现在来一个大宋的老师,她也是很开心的。

  不管来的是孩子还是老师,最好的结果,本质都是改变一些历史悲剧。

  因此她不挑,只要是来大宋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孩子,她都高兴。

  别的朝代孩子来的多没事,他们大宋来的老师多啊!这样一想,她心理平衡了。

  “进群了,自己看吧。”沈言之也不能把系统界面打开来给大家伙儿看,只能让他们自己看群。

  老师们听他这么一说,都掏出自己手机看。

  “啊……”妲己轻呼了一声。

  “她……她来做生活老师,和我干一样的活儿,会不会有点大材小用?”

  李清照闻言,轻轻挽住妲己的胳膊。

  “妲己,你这么说就有些妄自菲薄了,你也超级厉害的。

  你这话的意思,是在说生活老师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岗位?

  你不能这么想啊。

  能来到未来,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是预知历史啊,这个价值不可估量,那又怎么会存在大材小用的说法?”

  “李老师说的是。”韩信也点头。

  来到未来,能预知历史,那就是无价的。

  相对之下工资都不算什么了,何况还真给工资,还能买现代的东西带回各自的朝代,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我继续回大秦赶路了。”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继续回去骑他心爱的小摩托,他迫不及待想见到始皇帝。

  该死,为什么咸阳那么远!

  ……

  北宋。

  至道元年八月(公元995年)。

  东京。

  入夜,全城的百姓几乎都出门了,他们在共同庆祝一件天大的喜事。

  整个开封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四处还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竹声。

  河岸边都是放河灯,放孔明灯的老百姓。

  孔明灯和河灯的灯光也照亮了汴河和汴河两岸,四处都是欢声笑语。

  整个东京,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是过年,胜似过年。

  因为就在这天一大早,宫中传来消息,寿王赵元侃被封为了太子。

  自唐末大乱以来,中原王朝已经一百多年没有过一个正经太子了。

  如今寿王得封太子,意味着中原王朝政权继承终于回归到了正常,也预示着天下该稳定了。

  一百多年了,老百姓在动乱中度过了一百多年。

  唐灭亡后频繁的政权更迭,更是让这片土地变成人间炼狱。

  老百姓都渴望一个稳定的政权,都渴望一个安宁的国家, 都渴望一切回归和平正常。

  如今终于有了太子,老百姓都觉得,终于盼来了他们祖祖辈辈期盼已久的和平,盼来了祖祖辈辈期盼的安稳。

  这是比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更值得庆祝的大喜事。

  ……

  汴河边,一个闹中取静的宅子,紧紧关着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写了“张府”二字的牌匾。

  宅子东厢房一间屋子,正点着一盏灯,一名二十多岁的美貌女子正在烛光下捧着一本书认真翻阅。

  外头传来爆竹声,欢笑声,却丝毫都没影响到她。

  她仿佛沉浸在书海里,可如若仔细一看,会发现她眉眼间多了一些不太明显的愁容。

  “咚咚咚。”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传来,女子暂时放下手中的书。

  “进来。”

  一名十几岁的丫鬟端着一个点心盘走了进来。

  “娘子,这是我新做的桂花糕,您尝尝?”

  “好,放这儿就好,辛苦你了。”年轻女子冲着丫鬟笑了笑。

  “娘子您都看了一天书了,恕婢子斗胆,您该起身走走才是。

  外头热闹得很,比过年还热闹,都在庆祝我们大宋有了太子呢,您要不要出去走走?我陪您。”

  “不用了,我这本书还没看完呢。

  我这里也不需要人伺候,你若是无事,可以和绿菊她们一块儿去瞧瞧热闹,看到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给自己买点。”

  刘娥说着,从自己荷包里拿出一串铜钱来,塞到丫鬟手中,接着迅速收回手,根本就容不得丫鬟拒绝。

  “去玩去吧。”

  “谢谢娘子!!我出去看到什么好玩的!回来都告诉您!”

  “好。”刘娥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