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邦最后取得了胜利,没有什么遗憾的。
项羽倒是有遗憾,垓下之围的惨败,不肯过江东后的自刎,和虞姬的离别……
最重要的还是他那个嗜杀的性格,是该矫正矫正。
可朱慈烺和朱微娖一出来,大家就把小项羽抛之脑后了。
同样是遭遇战乱和小冰河时期,崇祯的应对手段和邓绥比,真的差太远了。
好在崇祯是真的想救国,他的孩子要真来上学,肯定能帮到崇祯。
拯救了大明,就没大清什么事了,就不用再怕近代的百年屈辱。
“就他俩吧,我都有些期待给他俩上课了。”刘据说道。
“他俩我也同意,不过我们先看完名单。”李清照接着说。
第五份名单出来了。
三岁的小嬴稷。
“这不行!”嬴稷第一个拒绝。
“我没什么需要教的,我就做挺好,不用不用。”嬴稷脸上写满了抗拒。
真不行,真不行!
要是小时候的他来了,被小兕子带歪,说什么“窝”,“泥”的,他不要面子的吗?
“好!那我也拒绝!”妲己接着说道。
不为别的,就因为嬴稷是她和帝辛老熟人的后代,秦国还帮商朝报了仇,她就支持嬴稷。
韩信、刘据他们对年纪最大的嬴稷都是很尊敬的,见嬴稷拒绝,他们也跟着拒绝了。
沈言之却是觉得有些可惜。
是他的话,他是真的很想抱抱战国大魔王的幼年版的,想想都爽。
可老师们都反对,他也没办法。
希望以后系统会再次选中小时候的嬴稷,不需要投票,直接定名单那种,就好了。
“行吧,我们再往下看。”沈言之无奈地说,等待系统给出下一个名单。
很快,第六个选择出来了。
三岁的朱厚照。
第七个名单。
四岁的赵顼。
第八个名单,是四岁的朱祁镇和三岁的朱祁钰。
这下,十个孩子全都出来了。
三岁的刘邦。
三岁的项羽。
三岁的爱新觉罗?永珹。
四岁的朱慈烺和三岁的朱微娖,俩人一组。
三岁的小嬴稷。
三岁的朱厚照。
四岁的赵顼。
四岁的朱祁镇和三岁的朱祁钰,也是俩人一组。
沈言之也有点期待朱厚照,这孩子要是来了肯定很好玩。
可最后老师们选择的却是朱祁镇和朱祁钰。
妲己刚听看过这俩兄弟的历史。
文字她还不太能看懂,但系统修复过她的语言系统,她听史书是能听懂的,刚巧就在今天做早饭的时候,她一边用耳机听了朱祁镇和朱祁钰的历史。
“朱祁钰太惨了,来了能救救他吧?”妲己说着都有些心疼。
她说的太惨了,并不是说朱祁钰死得惨,而是他从一出生开始就惨。
他爹朱瞻基独宠皇后孙氏,朱瞻基的其他女人被孙氏压得死死的,朱祁钰一出生就活在孙氏的阴影中。
明朝成年成婚年满二十岁后的藩王,只有两个没去就藩。
一个是朱高煦,那是他自己拒绝去就藩,没多久就被自己侄子烤死了。
另一个就是朱祁钰,这是孙氏不让他去。
不仅不让去,还把他放在北京昌平一个很小的小宅子里,限制朱祁钰的自由。
朱瞻基就俩儿子,一个从小受着万般宠爱,另一个二十多岁都还“蜗居”在昌平的小房子,这差距。
朱祁钰这种已经年过二十岁,已经成年成婚,却不能去就藩,还被半软禁在京城郊区的藩王,明朝独一份,没有之一了,他似乎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个悲剧。
当然,李清照他们选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俩,并不是只为了救朱祁钰,更重要的是为了救大明。
明朝武官系统被彻底压制,就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
自那以后的年代,武官在朝中几乎没了地位。
大明以文官驭武官,也是在自土木堡之变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形成的。
就是因为这种奇葩情况,哪怕对大明边关贡献大如戚继光,想要实现自己的军事抱负,都得在朝中找文官做靠山。
后来戚继光不得已找了谭纶和张居正给自己做后盾。
张居正一死,戚继光也就没了后台,他开始被排挤,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戚家军的将领也一一被迫害,流放。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