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自动循环种植

  苏豫忽然眼睛一亮,捕鱼?打猎?

  水库里的鱼都是国家的,河里的鱼是大队的,少弄一些可以,要弄得多估计也够呛。

  打猎倒是可行,这个没人管,元宝山上里猎物多的很,打到了猎物,卖给供销社,或者卖给黑市都可以,而且说得清来路,谁有本事谁去打就是了。

  苏豫的前世,作为农业和动植物方面的专家,经常会出入一些深山老林去采集一些样本,所以他还专门就野外生存、户外探险和各种装备的使用进行过专业的训练,理论和实践知识都非常的丰富,打猎完全不是问题,除了现在缺了些趁手的装备。

  另外,野鸡、野兔和野猪什么的,都是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进行改良的,这些也需要通过打猎获得一些优质的样本。

  看来得空了,可以先去大宝山转转,一则靠大宝山近,二则大宝山西边直接连着青龙山脉,据说深山里的野兽特别多。

  打定了挣钱的主意,苏豫心里踏实了一些。

  接着,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河工复工后导致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

  具体的细节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在河工复工的第四天,就是正月十九,位于盘龙河元宝大队河段上游的截流坝突然垮塌,水流猛地带下来了很多筑坝的大石块,造成了在截流坝附近干活的包括大队书记赵玉贵在内的五死七伤。

  具体的事故原因,当年苏豫也无从去了解,不过他想到了两个疑点。

  首先,开河工都是利用盘龙河的枯水期,同时元宝山水库又处于蓄水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水量,导致截流坝垮塌。

  其次,截流坝都会在一边挖一个引水沟渠,就是防止水位过高,用来引流泄压的。

  除非水来的很突然,而引水沟恰好又失去了作用。

  苏豫摇了摇头,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去实地看一下才能确定。

  躺在空间里东想想西想想,迷迷糊糊还睡了一会。

  等他再睁开眼,嚯,一片玉米地和红薯地郁郁葱葱得出现在他的眼前,而且几乎都快要成熟了。

  苏豫兴奋地起身,细细查看了一下玉米的生长情况,除了品种差了些,其它没有任何问题。

  又等了几分钟,待到它们完全成熟,意念一动,“收割”的指令发出,空间居然跟进化了一般,都不需要他一个一个的去掰,黄灿灿的玉米棒自动飞出来,码放在田地的一角。

  红薯也是如此,一个个从泥地里钻出来,飞到一角堆得整整齐齐。

  苏豫看得有趣,似乎整个农场有一个智能系统控制着一样,只要意念发出指令,它就会去处理,甚至还会学习进化为批处理。

  “秸秆还田!”

  苏豫又发出了一道指令,只见田地中所有的秸秆、藤蔓都瞬间被搅碎,落地的同时渐渐的消失,隐没在了黑土地之中。

  牛逼!

  他看看又恢复了原样的田地,又看看堆放在一角的大量玉米和红薯,目测玉米不少于一万斤,红薯不少于三万斤,心里激动万分。

  “按照刚刚的流程,继续播种,继续浇灌,继续收割,继续秸秆还田,开启自动循环种植!”

  随着苏豫发出新的指令,新一轮的种植自动开始。

  看着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苏豫满意地退出了空间。

  坐在炕上的苏豫,手中拿着从空间里用意念顺带出来的几个大大的,看着就香喷喷的红薯,心中惊叹,完美!

  他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估摸着下午四点左右。

  在空间里也就短短四个小时不到啊,就收获了那么多粮食,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循环六次,我的天!

  不行,照这个速度,还是得找渠道把这些粮食卖了才行,苏豫有些发愁了。

  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他下了炕,打开自己准备回城的行李。

  说是行李,也就几件衣服,最多的是两捆书。

  苏豫翻出之前用油纸仔细包裹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摩挲了一下,把它放进了炕琴的一个抽屉里。

  接着又挑选了几本书籍和自己的高考复习笔记。

  既然不走了,那些高考的复习资料对自己也没用了,不如送给有用到的人。

  临出门前,他把几个红薯扔进了炉膛,又封住了炉膛口。

  苏豫出了院子,把破烂的院门带好,便往村北的知青点走去。

  77年底恢复高考的第一场考试,开展地比较仓促,绝大多数知青都没有来得及参加,不过除了苏豫这种一直有准备且持续学习的,其他人就算参加了也是白考。

  元宝大队的知青中,与他一同来自于申城的还有三个,一个是74年来的罗大松,两个是75年来的成晓明和周文楠,其中周文楠是女的,苏豫与他们的关系一直很好。

  再早一些的知青,要么在当地结了婚落了户,要么通过关系回了城,苏豫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老知青。

  知青点住的是以前村上一个地主家的院子,不过正院是大队的仓库,知青们住在单独隔出来的东院,两间瓦房加上三间另搭出来的土坯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知青院里,女知青住在西边的瓦房里,男知青住在东边的土坯房,中间还有一间是公用的厨房和杂物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