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医医国

  老爷有交代,于管家没有耽搁,当天中午午饭前就找老黄说了帮于府看门的事情。

  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老黄没想到自己活不好找,竟然有活自己找上门。

  “于管家,我愿意,肯定愿意,于管家您关照我,我肯定好好干。”

  “小黄,于老爷和黄老爷是老朋友,于府和黄府离着不远,于老爷也愿意替黄老爷关照你这个晚辈,你可不能辜负我们老爷。”

  于管家不停的叮嘱老黄,也给他介绍于府的一些情况。

  老黄接了这个活以后就不能出去干木匠活了,不过看门不耽搁老黄做木匠手艺活。

  他决定自己一边看门,一边做一些小桌子,小椅子等东西,可以放到自己家杂货铺售卖,两全其美。

  于府是全部家眷都要去南方,家里只留下一个打扫的老妈子,一个不愿离开的跑腿下人,然后加上老黄三个人看门。

  于府的门房可以给老黄居住使用,薪资待遇老黄要了每个月两块大洋,他听儿子的没有要政府纸币,那玩意价值不稳定。

  第二天

  一早起来于府的人大包小包的收拾了几大车东西,家眷们都坐着马车离开了。

  于府值钱的东西都打包带走了,剩下的一些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名贵东西,但是家里的家具、装饰摆设,厨房锅碗瓢盆这些东西都留了下来。

  这也就是于老爷请了老黄这个外人的原因,他怕自己家外出一年后回家,那时候家里已经被搬空了。

  雇老黄相互制约一下,让他们不知道谁才是老爷的人。

  老黄第二天就正式上岗了。

  于管家走的匆忙,直接给老黄发了一年的薪水,这可大大缓解了老黄家的拮据。

  刚到岗老黄不方便外出,黄张氏就去用这些钱直接买了十个大洋的粮食。

  必须要存点粮食,街面上这么混乱,粮食也是水涨船高。

  他们两口子都挨过饿知道粮食的重要,所以有钱第一件事就是屯粮。

  原本黄尚书听从师傅的建议想让爹妈去胡同里租房呢,结果现在不花钱有一间房一年的使用权还看门赚钱,有这个好事就更不考虑花钱租房了。

  转眼到了民国26年七月,黄尚书跟师傅学习医术两年。

  一大早医馆没有开门,街面上都说政府军队打了败仗,京城被侵略者占领了。

  人心惶惶,做生意的人都关了店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黄尚书连着三天都和师傅一起躲在家里没有去医馆。

  外边炮火连天,或者喊杀声一片,他和师傅紧闭门窗,大气都不敢出。

  他们师徒俩人老的老,小的小,这要是侵略者闯进家门或者有暴徒劫匪闯进来,他们两个只能被动受着。

  虽然跟师傅学习了一年武艺,但是他也就刚刚入门,还达不到伤人的地步。

  黄尚书一边担心他跟师傅的安全问题,一边又担心爹妈的安全问题,不过现在担心归担心他也不敢出门回家去看看。

  三天后

  侵略者完全占领了城市,城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大规模的抵抗了。

  城里成立了伪政府,以前的警察局依旧是警察局,他们接受侵略者的领导,现在挨门挨户敲门叫商户开门营业。

  说实话但凡有办法大家都不想开门,但是小胳膊拗不过大腿。

  小老百姓,做生意求的就是一个和气生财。

  大家小心翼翼的取了门口的挡板,小心翼翼的开门做生意。

  街面萧条哪来的生意,只要不是家里饿的不行实在没办法都没人出来。

  医馆前边就留了两个人,一个机灵的小伙计,一个抓药的小伙计,其他人都尽量在医馆后堂。

  就这么又苦挨了两天,街上才见了人影,各家商户才有了开张和生意。

  老百姓躲在家里没有出门没看到,这几天京城街上一车一车的往出拉人,都是怎么死的只有受害人和行凶人知道。

  实在不放心家里,黄尚书起早人少的时候溜墙边跑回了家。

  幸好家里都还好,除了老黄和黄张氏两口子吓够呛,其他的都还好。

  一家三口见面抱头痛哭相互鼓励安慰了一下,在老黄和黄张氏千叮咛万嘱咐声中,黄尚书又小心翼翼的回了医馆,他也不放心师傅。

  可能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害怕影响,侵略者在城里虽然也做欺男霸女,强买强卖的勾当,但是多少还收敛一些。

  人们就这么战战兢兢地过了一个月,好像逆来顺受的百姓习惯了这样的日子,女人尽量躲在家里不出门,男人出门也小心翼翼。

  出门讨生活的时候也都是尽量机灵一些,见到侵略者尽量绕着走。

  看着侵略者那嚣张跋扈,张牙舞爪的样子加上又矮又瘦还丑陋的样子,整天嘴里叽里呱啦的说些听不懂的话。

  不知道京城哪位大爷,什么时候给这些侵略者起了一个‘小鬼子’的称呼。

  但凡看到他们在街上欺负人,敢怒不敢言的老百姓都会转身吐一口口水,嘴里骂一句:“该死的,小鬼子,呸!”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