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破心中贼难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学院的发展借鉴西方的科学体系,要的是定量分析等系统实验技巧做研发基础,实现工业技术上能不断推出高效、精确的非人工动力的生产加工设备。

  两位先生,科学体系是一套有效认知物质世界的阶梯。华夏的天道认知太高了,普通人需要一种学习方法接触道,科学的维度不高,适合普通人学习。

  科学体系不能成为解释天道的权威,它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所以,易州农院和商行的文化部门在编辑华夏的伦理精髓。

  中华文明详细阐述了天道并提供了人道建设的伦理目标。但是非常可惜,一帮腐儒在儒家经典中掺杂了大量私货。

  东江镇的尚可喜将军刚刚找我诉说读书的烦恼。他越读越迷惘,中华文明如果允许这些文渣篡改儒家经典,影响人道治理,那么华夏必将遭遇灾难。”

  毕懋良摇头道;“理学自从宋朝出现,在文化界就充满争议。

  立意不正贻害千年啊!目前篡改经典的文痞居然被送入文庙,是华夏儒学的劫难。

  这种学说绝对不是儒家先贤的期待,它符合特权阶层的利益,我们的文化阶层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状态,但是阻力太大啦!

  推崇权钱的学说虽然符合某一段时期的人性私欲,但是,根本不符合天道无私人道有情的人间伦理。

  我们一直在担心,境界的狭隘会葬送儒学的传承。知识渊博不代表智慧,堂堂的学者不是为开启民智奔波,而是为私欲鼓与呼!

  恬不知耻贻笑大方会被唾弃的。可惜啊,这种危害会祸乱思想,人为的造成文化危机。

  我们也在探讨儒学经典的内涵,目前的研究工作太难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啊!”

  李银河道;“人间正道是沧桑,商行在云从岛组织了定期的研讨会。

  研讨会邀请东方西方的各类学者定期探讨哲学以及科学的探索经验。

  商行希望易州农院双城子学院派遣师生定期参加研讨,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主动多角度了解学问好过闭门造车。

  儒家经典需要先生们正本溯源,中华文明具有符合天道的勃勃生命力啊!”

  李银河一行辞别毕懋良等先生,直接进入海参崴办公大厅。

  海参崴双城子土城子军政干部齐齐起身,李银河敬礼。

  李银河看看五名乡社干部代表道;“海参崴乡社建设如何?商军抚恤工作如何?乡民的动员情况如何?”

  一名独臂乡长抬起独臂敬礼道;“卑职从灵丘应召进入商军护卫,在东江镇受伤,伤愈在朝鲜铁山被任命为村长,随移民到达海参崴,被委任乡长。

  卑职管辖五个村,一千零七户,辽东和奴儿干地域太辽阔啦!”

  李银河赶紧肃然敬礼。

  独臂乡长掏出一本小册子道;“按照乡社管理手册的指导,卑职督促村长们开荒伐木,向商栈赊购粮食种子牲畜农械,建设牲口棚子磨坊等工坊。

  乡社组织乡民进行军事训练,初训五百青壮,陆陆续续派往虾夷等地。等天气寒冷之后,再次组织军事训练并进行冬季围猎捞鱼。

  目前能够吃饱穿暖。”

  独臂乡长看李银河点头道;“听说能够劫掠李银河大人,捞笔活财。

  李大人,你被劫掠啦!”

  “你都丢了条胳膊还想着劫掠本官,思想有问题需要再教育。”

  李银河从怀中掏出布包抛给独臂乡长道;“给几位乡长分分,关东烟草。

  你打算扎根奴儿干啦?不想回关内了?”

  独臂乡长眉开眼笑一边给几位乡长分烟一边道;“辽东是富裕之地,土地是黑土腐殖土,河中有鱼山上有野货。

  托商行的福,我靠抚恤金讨了个婆姨,我这个残废回家也是废物啊!

  咱心里明白,乡社正在盖学堂,学习是奢侈的,以后娃娃们有奔头,不能太贪啦!

  听说天气寒冷,我等明年再接老爹老娘,我已经寄了邮件。”

  李银河再次敬礼道;“塞外寒冷战斗频繁,辛苦啦!”

  李银河对卫兵道;“一会给每位乡长准备一套棉衣,从我的薪水中扣。”

  李银河走到会议桌前同海参崴军政官员见礼,李银河对军政长官童知雅道;“海参崴基地是奴儿干的枢纽,是支持商军同幕府战斗的基地。

  商军同幕府的战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实话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时间结束。

  辛苦你们了!”

  童知雅点点头;“作为学子能够为华夏巩固疆土,应当义不容辞。

  学长放心,海参崴接收了大批粮食等物资,每日储备的物资都在增加,目前正在积极接收东江镇移民,气候寒冷之前准备接收二十万东江镇百姓。

  奴儿干辽阔富饶是帝国的臂膀,我们殚思竭虑建设此地,入冬之后开展围猎冰钓,疏通驿道,这里是生机勃勃的宝地。

  我们准备冬季加强民户的军事训练,这里情况太复杂,增强武力刻不容缓。

  目前奴儿干乡社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我们计划明年向商行提供十支以上的精锐连队。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