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一心干事业的于玲在秋收后,开始专心致志的搞自己的小菜店。

  这会儿县城里的人家家户户开始备冬菜。

  要说这年头,受限于交通技术和中科技的原因,冬菜的选择并不多。

  跟三十年后比起来,数量上少了很多。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还是大白菜,土豆,和萝卜这老三样。

  她估计可能是这三样。

  照着后来东北地区存冬菜,一买二三百斤的架势,这县城人买的也不算多。

  看着这几天大车开进小区,家家户户买白菜的架势,于玲觉得店里的生意暂时不怎么样,所以这几天上货上的都不算多,她卖完就关店走人了。

  家里还要起大白菜和萝卜芥菜呢!

  要说这几天于玲上不上火?那倒不至于。

  市场随时变化,今天变坏明天就会变好,这都是有规律的。

  虽说都买大白菜,那也不会天天吃大白菜。老人和大人能抗住,那小孩还能跟着天天吃熬白菜?

  别说小孩子,她都不成!

  所以稍稍紧张了些,她就放开了。

  不就这几天嘛。

  于玲比不上那些开着大车去卖菜的人,她也不贪图这短时间的利益。

  老太太一开始挺上火,觉得外来的大车抢了自家的生意,于玲跟她解释:“他们就卖这两天,等小区里的人呢买够了,你看他再来,还能卖出去不?”

  而且她看着,那白菜可不咋滴。

  比起自己家里出来的白菜,那叶子那肥厚,他们卖的可是不成。

  所以跟老太太合计之后,她打算把家里的白菜都存起来,先不卖。

  不光不卖,她还得趁现在白菜丰收价格便宜,再去买几家的白菜的白菜存着。

  她想着,老太太前面种的菠菜,再加上存的白菜萝卜的,怎么也够了吧?

  至于为什么种菠菜,她也不懂。

  早前那会儿菜园子里一天天的枯萎了,麦子都种上了,地瓜也都收拾了。

  地里头的活儿倒是不多了。

  那段时间都给她累瘦了。

  从收花生开始,就开始忙,收了苞米收地瓜,收完地瓜种麦子。

  那一个多月,她就忙着这些。

  种上麦子后两天,老太太跟她说,要在麦子地里种红根菜。

  “什么叫红根菜?”

  这是什么新鲜东西吗?

  “菠菜,就是红根菜。”

  ……

  “你说现在要种在麦地里?”

  这是什么操作?

  间作和套种?

  可是这会儿种下去,什么时候收菠菜?她怎么觉得这个不靠谱呢?

  “你别管了,你就帮我种上就行。”

  行,怎么不行,反正麦子刚种上,还没出苗呢。

  家里今年种了三亩地的麦子,有两亩地就那么歇着,打算开春种上花生。

  麦地的陇上撒了菠菜种子,老太太准备的菠菜种多了,剩下的全让她大把扬在玉米地里。

  她反正是不懂。

  屋后头的地瓜地,老太太也是翻了翻土,提着桶浇了水,不知道又种的什么。

  这会儿天气凉了下来,还用玉米秸秆给盖了盖。

  至于西边院子里的菜地,里面的空心菜木耳菜什么的,都已经给除了。

  于玲帮着搭把手,把地重新翻了,晒了,又用耙子耙了一遍。

  重新打了畦子,整理出来后,把之前去大河沟子里割的棉条子搬了出来。

  这棉条子不是棉花的秸秆,是当地一种树的枝干。

  一根根有指头粗细,反正也长不了多粗,但是柔软有韧性。

  家里的玉米秸秆被捆成捆,一捆捆的就放在院墙外头。

  跟着她忙活几天,她知道老太太要干什么了。

  她在搭塑料棚。

  家里平房里头有一大卷的白色透明塑料布,她一开始以为是用来盖东西的现在看来,可能是用来搭菜棚子的。

  真是搭菜棚子呢。

  菜畦里的土里施肥后缓了几天,然后种了菜种,浇透水。

  一根根棉条弯折后插进土里,做了拱形的支柱,然后在上面盖上塑料布,两边都用土压实了。

  小院子里就搭了三个简单的塑料棚。

  “奶奶,咱这的温度,过几天,这塑料棚也能冻透了吧?”

  老太太跟看傻子一样看她一眼,“天冷了肯定能冻透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