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捷报再传雄关震

  澜沧关城楼上,已不复之前的肃杀和紧张。虽然士兵们依然坚守岗位,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轻松的笑意。

  苏寒和陈宫站在城楼最高处,眺望着远方。微风拂过,吹动他们的衣袍。

  "俘虏的安置问题要尽快解决,"陈宫捋着胡须道,"光是澜沧关这边就有近万人。"

  苏寒点头:"已经派人准备了。伤员集中救治,其余分批押送回南安城。至于城内的修缮......"

  "殿下!"城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一队骑士飞奔而来,马蹄声如雷,扬起阵阵尘土。为首的骑士双手各持一面令旗,一面是代表捷报的红旗,另一面是代表最高级别的金边令旗。

  "捷报!特大捷报——!"骑士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断魂谷大捷!薛岳伏诛——!"

  城楼上的士兵们立即沸腾起来。

  骑士们翻身下马,快步登上城楼。他们的铠甲上满是尘土,脸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掩不住的兴奋。

  "禀报殿下!"为首的骑士单膝跪地,双手呈上战报,"断魂谷伏击大捷!杨将军和辛将军联手,全歼北玄主力,生擒薛岳!斩杀两万余人,俘虏四千余众!"

  另一名骑士展开一个包裹,里面是薛岳的帅旗和佩剑,以及其他缴获的敌军将旗。

  苏寒接过战报,仔细阅读。他的表情依然沉稳,只是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胸有成竹的笑意。

  陈宫看着那些战利品,捋着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啊!这一仗打得漂亮!"

  "传令下去,"苏寒抬起头,"重赏信使,犒赏三军!"

  消息迅速在澜沧关传开。整个关城再次沸腾,这次的欢呼声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持久。士兵们互相拥抱,高声呐喊,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大捷!"

  "薛岳伏诛!"

  "断魂谷大捷!"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澜沧关议事厅内,气氛轻松而祥和。桌上摆着简单的酒菜,几案上还放着最新送来的战报和地图。

  陈宫举起酒杯,神色欣慰:"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断魂谷大捷,薛岳伏诛,至此,朝廷南境平叛大军,全军覆没!殿下之威名,必将震动天下!"

  苏寒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放下杯子,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此战能胜,多亏将士用命,先生运筹帷幄。然则,此胜虽大,却非终点。北玄朝廷底蕴深厚,必不甘心就此罢休。南境虽固,亦非铁板一块,仍需精心治理,方能长治久安。"

  "殿下高瞻远瞩。"陈宫捋着胡须,沉声道,"如今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民心归附。正可趁此良机,进一步巩固南境,招贤纳士,休养生息,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朝廷动向,做好应对后续挑战的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南境三州,地处荒僻,虽然物产不丰,但土地广袤。只要治理得当,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殿下的坚实根基。"

  苏寒点头,走到陈宫身边:"先生所言极是。澜沧关防务稳固,可交由副将镇守。你我二人,即刻启程返回南安城。一则安抚三州百姓,共享胜利喜悦;二则着手建立完善的政务体系,真正将南境打造为我们的根基之地。"

  "殿下考虑周全。"陈宫欣慰地说,"老朽愿为殿下分忧。至于俘虏,该如何处置?"

  "愿降者编入军中,不愿者可以释放回乡。"苏寒沉声道,"我们要以德服人,收拢人心。"

  "殿下仁德。"陈宫赞许地点头,"如此宽厚之举,必能赢得民心。"

  苏寒走回座位,重新斟满酒杯:"先生,这杯酒,我敬你。没有你的谋划,就没有今日之胜。"

  陈宫连忙举杯:"殿下过誉了。此战能胜,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俱全。殿下英明神武,将士用命,天意所归,方有此大捷。"

  窗外,夕阳西下,最后一缕阳光洒在议事厅内。苏寒和陈宫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澜沧关外,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一支支运送俘虏和战利品的队伍正在有序地向南安城方向移动。

  澜沧关内外,处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军营中,数十头牛羊被宰杀,架起大锅熬煮。酒坛一个接一个被打开,香气四溢。将士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高声谈笑,讲述战斗中的惊险;有的举杯对饮,互相庆贺;还有人拿出随军携带的笛子和鼓,奏起了欢快的曲调。

  "来,为断魂谷大捷干一杯!"

  "干!"

  "我亲眼看见薛岳被擒,那小子还想反抗......"

  "哈哈哈......"

  篝火映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