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长安一小吏> 第86章 早朝

第86章 早朝

  二月二,龙抬头。

  在这个人人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里,长安城有一大帮子人忙活了起来。

  而也有许多人,祈求不到他们的纳祥转运,甚至会灾祸连连。

  大理寺一大早就集结了所有隶属于大理寺的捕快,京兆尹府的捕快也开始按照计划集结起来。

  外六县的捕快也在集结,往长安城中集结。

  巡防营,城门郎,天策府都陆陆续续忙活了起来。

  长安城中正准备在这天祭祀土地神的人们看着这骚动的长安城。

  有的人面色忧愁,有的幸灾乐祸,有的不明就里……

  但今日,长安城注定不安宁。

  今日大朝会,多数在京官员于清晨时分都进了宫,但能入金銮殿者,不多。

  陆陆续续的人都来了差不多,以左相为代表的文官集团站于左列,以姜王为首的武官集团站于右列。

  在左相温篆尚未成为丞相之时,武官集团,一直都是站在左边,象征着更高的地位。

  但温篆上台后,武官集团硬生生被拽到了右边。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事,某个武官把一个占了他左位的文官打了一顿。

  不过事后,圣旨下发,那位武官直降三品,一下子就从这座金銮大殿中站到了大殿之外,晒着太阳。

  从此,武官集团就乖乖站在了右边。

  不过有心人则发现,今日大朝会,少了一个人,那个扎眼的魏家少卿没来。

  按照京察行程,魏不徇应于昨日巡查完外县最后一县怀安,随后回城,今日早朝,呈报巡查结果,交于众臣议论。

  因为魏不徇的缺席,而京察中的内部核查又只能放在小朝会上议论,所以今日所议,议的是因文比而起的数场天灾。

  当时没几天朝廷就收到了奏报,但奏报上都写了当地能依靠自身的财政解决,无需朝廷担忧。

  除了江南那个执拗的宛州,张口闭口就是跟朝廷要钱,靠自己解决不了。

  那可把众臣和小皇帝气坏了,谁人不知江南为大唐最富庶之地?比肩长安。

  江南又有谁人不知,他宛州最富?

  娘了个皮,苦寒北境,遥远南疆,西南之流都没喊苦,你个最有钱的宛州叫嚣个什么?

  但小皇帝也不是傻子,听取了左相的建议,将人派了下去,核实各地灾情。

  今日,与京察结果一同被递上了皇帝的桌案。

  横尸遍野,流言四起,群情激愤……弄不好,会出现民变。

  朝堂上人人都闭了嘴,不再骂那宛州臭不要脸。

  但有一个人,他不得不说话。

  户部尚书窦乾却不能不说话,国库还有多少钱他最清楚,要当真应允了各地的请求,下放安民抚恤金,那国库就得挥霍一空。

  武官集团中走出一位武将,看着尚未不惑的户部尚书,“我大唐万国来朝,建国以来代代盛世,国库充盈,怎会连这点安民抚恤金都拿不出来?莫不是这国库不成国库,成了窦尚书的私库?”

  毫不掩饰的争锋相对。

  窦乾自任户部尚书以来,就没少被言官弹劾,被武官集团弹劾。

  毕竟他不止是户部尚书,还是窦太后的亲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大舅,堂堂皇亲国戚的身份。

  国舅窦乾呵呵一笑,看着这个武官:“要我给你在算一笔账吗?”

  窦乾望着百官,掰着手指头说道:“东南西北,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天灾,这可不是一个地方,一个郡,而是涉及到数郡,数州之地,这会是一个小数目?”

  “而且这才年初,日后还有大把要花钱的地方,如果现在全把钱拿出来赈灾,来年恐怕诸君都得欠俸。”

  那名武官又站了出来说道:“那依窦大人所见,是不管那些灾民了吗?任由他们起事,然后朝廷再派兵镇压?”

  户部尚书双手揣在衣袖里,望向小皇帝,说道:“陛下,臣已计算出可用余额。”

  “每年最大的一笔支出,自是各位的俸禄,其次便是军伍,北境军与苍州军花费最大,占比军伍支出十之七八。”

  “以上两比,已占去总额半数,而后宛州城直通苍州的运河修建又占去余下额度半数。”

  “杂七杂八加起来,再占去一二。”

  “军伍建设和百官俸禄占五成,运河修建,占两成,杂事占一城,只余两成可做赈灾款。”

  小皇帝看着舅舅问道:“那这余下两成,与各州所需赈灾款相差多少?”

  众人也都在期盼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窦乾沉声道:“相差甚远,如果全部赈灾款都要发放的话,已经相当于一整年的全部支出预算了。”

  “所以这两成与其发下去杯水车薪,还不如另寻他法。”

  其中一名来自苍州的武将问道:“这些都是你窦尚书的一面之词,我们又不知道国库究竟还有多少,那些预算,又是多少。”

  窦乾看着这货就气不打一处来:“我建议,减半苍州军预算,包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