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7章 襄阳城公子三求计

第27章 襄阳城公子三求计

  当晚,刘琦来到刘备住的馆驿。

  刘备迎接刘琦入内,说完公事后,刘备置酒宴款待刘琦。

  宴上的话题,由浅入深。

  从江夏的战事开头,再聊至荆州的军政之事。

  说到蔡瑁在外,每每想加害自己,蔡夫人在内,更不能相容时,刘琦的眼泪便流了下来。

  刘琦放下酒杯,很恭谨地向刘备施礼,然后说:“我在襄阳,性命危在旦夕,请叔父可怜我一下,想办法救救我吧!”

  “这个是贤侄的家事,我没办法干涉。”刘备说完,问孔明,“军师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孔明和刘备早就定好了,就等刘琦主动来问。

  但是,和三顾茅庐的道理一样,这事马上就说,效果达不到最佳。

  孔明便答道:“此处为襄阳馆驿,不是说家事的地方,亮实在不敢为公子设谋。”

  刘琦听完,只好又饮了几杯后,起身告辞。

  刘备把刘琦送到门外。

  刘琦离开前,刘备与刘琦耳语,“贤侄不用着急,诸葛军师一定有好计,只是此时不便言明。明天我安排他,到你宅上回拜,你这样这样……”

  刘琦听完刘备的话,脸上顿时转悲为喜。

  ……

  第二天

  孔明奉刘备之命,回访刘琦。

  刘琦早早就站在门口等候,孔明一到,刘琦马上请孔明到后堂,然后让人献茶。

  一盏茶过后,刘琦再提求计相救的事。

  “先生,我家父已年迈,近来身体也是每况愈下,荆州以后之事,他近来多有考虑。我有一弟,叫刘琮,是继母蔡氏所生,蔡瑁的人,都想立刘琮为嗣。又因为我是长子,便时时想加害于我……”

  不等刘琦说完,孔明便打断他,“这些都是公子的家事,在下不能参与,就此告辞!”

  说完,孔明起身,便要离开。

  刘琦马上拦住说,“先生刚来就走,显得我过于怠慢了,我在密室已备酒菜,喝一杯再走不迟。”

  于是,刘琦又请孔明到后边的密室。

  果然,密室中,酒菜已经都备好了。

  与孔明对饮几杯后,刘琦又说:“先生,继母处处相逼,我命在旦夕之间,先生真的忍心不救我吗?”

  孔明说:“不是我不相救,只是我在荆州,不过是客居在此。公子的事,又是家事,这种离间人之骨肉的事,如果泄露,便是大祸临头!”

  说完,孔明又仔细看了看刘琦的密室,这个密室设计巧妙,在外不易被发现,隔音也很好。

  但密室虽密,人又如何呢?

  此时,刘琦有两个下人,在密室侍候酒宴。

  想必二人是刘琦的心腹,但人心难测,蔡氏肯定在刘琦身边安插眼线,谁又能保证刘琦的心腹人中,没有问题?

  孔明的顾虑,刘琦也明白。

  于是,又饮几杯后,刘琦说:“不久前,我有缘得到古书一本,书中的内容极为高深,在下愚钝,不明白书中都是什么道理,先生博学,古书还请先生一观。”

  “古书在哪?”孔明问。

  文人嘛,自然对古书充满好奇心。

  刘琦说,古书藏于阁楼,便引孔明延着一把长长的梯子向上,登上阁楼。

  阁楼在高处,又防潮,又防盗,所以古代有条件的人家,把珍贵的书籍藏在阁楼,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刘琦的阁楼上,根本没有古书,有的都是一些贵重的财物。

  孔明跟刘琦登上阁楼后,刘琦便拜倒在地,再说求计的事。

  孔明没有说话,而是一副生气的表情,转身就要下楼,但看到上楼的梯子已经不见了。

  上屋抽梯。

  这便是成语“上屋抽梯”的一个故事来源。

  (刘琦画外音,别瞧不起哥,哥也是和成语故事有关的人物!)

  ……

  没有梯子就没办法下去。

  面对走不了的孔明,刘琦再次哀求。

  “我命危在旦夕,求先生一言相救,先生恐怕泄露消息,惹祸上身,不肯出言。现在此处,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先生可以教我良策了。”

  “可是疏不间亲,这话公子没听过吗?我实在不能为公子出谋,公子还是叫人搬梯子来,让我下去吧。”

  听孔明还推脱不言,刘琦便拔出佩剑。

  “先生如果不救我,我早晚会被人害死,与其被他人所害,不如现在就死在先生面前!”

  说完,刘琦把剑架在自己脖子上,做出要自刎的架势。

  孔明赶紧拉住刘琦说,“公子别冲动,我已经有办法了。”

  刘琦听罢,终于转悲为喜,放下佩剑。

  孔明说:“申生在内而亡,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