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襄阳城里热闹多

  成婚以后,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摆在孔明面前。

  这就是如此推动“三顾茅庐”,这个历史情节正常发生,以便自己能成功出仕,实现建立功绩的目标。

  关于三顾茅庐的典故,后世的文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因为这是每个文人的理想。

  具体说就是学好知识,在家中坐等,就有君王请自己出山,大展才华。

  但看遍古今,受到这样待遇的,只有诸葛亮一个人。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君王三顾只是表面现象。

  三顾茅庐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诸葛亮之前对自己做了积极营销,让刘备知道了自己有值得三顾相请的才学。

  想明白这些后,孔明有了一系列动作。

  第一个动作就是写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

  苍穹似圆盖,大地如棋局。

  世人分黑白,荣辱往来争。

  荣者可安安,辱者自碌碌。

  隆中有隐士,高眠卧不足!

  诗歌写好后,孔明带上三弟诸葛均和自己的童子,三人一起到卧龙岗附近的田间,一边帮农夫干活,一边吟唱诗歌。

  田间劳作的农夫中,有一些略懂音律,喜欢唱歌。

  见孔明他们唱的诗歌朗朗上口,甚是好听,便争相传唱。

  一时间,卧龙岗方圆十几里,都是一片“隆中有隐士,高眠卧不足”的歌声。于是,孔明为自己打响了第一个广告。

  第二个动作是,进行好友走访。

  诸葛亮有四个密友,分别是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徐庶徐元直和崔钧崔州平。

  几人家乡均在北方,因避战乱而迁居荆襄。

  几人中崔钧年纪略长,其他人年纪相当,曾经一起游学,互为知己。

  诸葛亮与他们时常相聚,一起饮酒赋诗,畅谈天下大事。

  四个密友中,孟建与石韬以文见长,而徐庶则熟读兵书阵法,更有大志。

  孔明决定先到徐庶家中,探访徐庶。

  此时的徐庶还没有成婚,家里除了徐庶就只有老母亲一人。

  孔明来时,徐庶并不在家,徐母对孔明说,徐庶前些日子,去了襄阳刘表处。

  孔明一听,马上着急起来,要知道刘备所以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徐庶的推荐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徐庶被刘表重用,就不会去新野做刘备的军师,那三顾茅庐怕是也没办法按计划进行。

  于是离开徐家后,孔明直接往襄阳城找徐庶。

  ……

  来到襄阳后,孔明发现这一日的襄阳格外热闹,与平时大不一样。

  孔明问门吏,今天的襄阳,为什么来来往往人这么多。

  门吏回答说,近三年荆州连年丰收,今天城内举行仪式,答谢本州各级官员。

  孔明心想,这应当就是史书中,刘备主持的那次庆丰仪式,后来蔡冒等人想加害刘备。

  刘备得到伊籍通报的消息后,逃席而走,逃跑路上跃马檀溪成为了一段佳话。

  不过此时的庆收仪式在州衙进行,只有官员才能参加,这与孔明无关。

  孔明还是直接到,徐庶在襄阳暂住的客店找徐庶。

  到客店后,孔明问店家:“颍川徐庶可在此店居住?”

  店家查过客簿后说:“客官,本店并无叫徐庶的人住在这里。”

  孔明想了想又问:“没有徐庶,那有没有叫单福的客人?”

  店家又查了说:“单福正住在本店,我去帮你通报一声。”

  “不用了,我与单福是好友,你告诉我他住在哪间,我自己进去找他就好。”

  店家便指徐庶的房间给孔明。

  孔明按着店家指引的方向,来到徐庶的房间门前。

  孔明没有敲门,而是直接推门而入。

  徐庶此时正在房内一个人饮酒,看到孔明不请自来,吃惊不小。

  孔明笑着说:“元直呀,此时州衙内正杀牛宰马,大张筵席,你怎么一个人在此独自饮酒?”

  徐庶看孔明来后,急忙拉着孔明坐下,一边为孔明倒酒,一边说:“孔明,你怎么忽然到此?快坐下我们一起喝几杯。”

  孔明玩笑说:“我听闻元直你已到荆州投刘景升,想你以之才,定得显官,特来相投。”

  徐庶说:“孔明不要笑我了。我常听人说,荆州刘景升善善恶恶,有长者之风,可以用人。于是便来襄阳求见于他。见面之后,我与他相谈甚欢,他留我在此住下,说不日有重要职缺时,定当重用……”

  说到这里,徐庶摇了摇头,与孔明对饮了一杯,然后接着说:“谁想,到了今天,我已到襄阳一月有余,刘景升那里还没消息,我这几天也是特别着急,便一个人饮酒解闷。”

  刘表不肯重用徐庶这件事,孔明早有自己的见解。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