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焦城战事

  刘辩讶然之余,心中不禁暗自懊恼,自己怎么差点把贾诩和荀攸这两位智囊给忘了,眼神中满是赞许:

  “还是文若想的长远,文和、公达,你们二人便做朕的随军军师吧。”

  荀彧身后,贾诩与荀攸齐齐应是。

  刘辩不再耽搁,天色已渐渐泛白,大军出征的号角即将吹响,百官们也纷纷前来相送。

  刘辩并不担心自己走了,洛阳会有什么变故,因为有几名监国大臣在坚守,除了王允以外,都是他的心腹。

  再加上朱儁和丁原手握重兵,即使有异心之人,也难以掀起大的风浪。

  至多只是在暗处,泛起一些微不足道的涟漪罢了。

  而且,即便真有乱子又如何?

  武有鲍信、黄盖、程普、关羽、张飞等猛将,文有贾诩、荀攸等谋士。

  弘农的曹操、刘备、孙坚也在翘首以盼,等待他的号令。

  曹氏宗族的诸位大将,也会追上他的步伐。

  即便是将洛阳拱手让人,他也有足够的实力自立为王。

  大军开始启程,出征时,令刘辩没想到的是,道路两旁,竟然又一次站满了百姓。

  这一次与上一次不同,没有官府提前通知,诸多百姓一大早自发地走出家门,为他送行。

  这一幕让刘辩微微失神,关羽和张飞护卫在旁。

  两人窃窃私语的声音,吸引了刘辩的注意。

  张飞粗犷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

  “二哥,这洛阳城的百姓,就跟当初平原县的百姓一样。”

  张飞想起了他们每次出征前,平原县的百姓夹道相送的场景。

  关羽抚摸着美髯,淡笑道:

  “当然,天子的仁政甚至要胜过兄长,前段时间兄长还在时,也曾连连感慨,百姓自当拥护。”

  张飞深有同感地点头,心中对刘辩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在这乱世之中,粮食如同生命,无论是谁都会精打细算。

  手里有一份粮恨不能当两份使,要么招兵买马,要么想卖个高价。

  然而刘辩却每天撒出天文数字的粮食,在各地施粥,一施就是几个月,这样的仁政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刘辩听着二人的对话,心中确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以刘备为榜样治理百姓,学习曹操的用人之道,借鉴孙权的权衡之术,再加上他后世的眼光和智慧,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一定是一条不败之路。

  两日加紧行军后,前方一座雄关赫然出现在眼前。

  荀攸拿着地图靠近圣驾,指着前方解释道:

  “陛下,这就是函谷关,守将牛辅,麾下有两千凉州军。”

  刘辩把地图拿来研究一番后,皱眉道:

  “此关位置极其重要,若是朕前往弘农平乱之时,函谷关大门一关,则粮草不能达,届时朕退不能退,进不能进,该如何?”

  荀攸沉吟片刻后,答道:

  “陛下可留一位将军在此,以保后顾无忧。”

  刘辩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就在他想问荀攸,派谁留下留多少人比较好时,贾诩呵呵一笑,恭声开口:

  “陛下,倒也用不着这么麻烦,况且凉州军并不老实,牛辅又多有威望,如果他真有反意,就算陛下留有猛将,也难免会爆发一场冲突。”

  “哦?文和有何建议?”

  “臣……咳,臣对牛辅熟悉至极,此人多疑胆小,色厉胆薄,他仅有一子,名牛合,陛下不如把牛合升任一个虚职带在身边,如此牛辅定然不敢有异动。”

  “另外,渑池守将董越,与牛辅素有恩怨,宜阳守将段煨,素有忠义之名,两人曾都是董贼帐中将士,在凉州威望不弱,而这三地互为犄角,臣可以各写一封书信,让三人互相防备牵制,牛辅只得忠心汉室。”

  刘辩惊讶的看着贾诩,这家伙还真是把人性拿捏的透透的。

  这么一来,牛辅敢乱来才怪了。

  刘辩夸赞道:“文和此计甚妙,就交由你去精心布置。”

  “喏。”

  贾诩微微躬身,双手抱拳,自信满满地领命而去。

  荀攸见状,也不甘示弱,他眉头微皱,便提议道:

  “陛下,大军长途跋涉,已显疲惫,可暂入函谷关休整半日,让将士们恢复体力,再全速赶往焦城,臣已仔细计算过,如此安排,能快上八个时辰抵达。”

  刘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欣然应允道:

  “好,就依公达,传令全军,函谷关内休整三个时辰,再行赶路。”

  有贾诩和荀攸这两个顶级谋士在侧,刘辩几乎无需为军务操心,只需把握大局即可。

  大军暂时进驻函谷关,刘辩也终于得以小憩一会儿。

  他躺在简陋的床上,闭目养神,心中却仍在盘算着接下来的战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