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锋戈之风起云涌> 第1章 百年皇朝

第1章 百年皇朝

住了下坡之路。

  周正帝死后,太子赵兴继位,是为周中宗明皇帝,明帝在位期间知人善用,虚心纳策,使得原本就在恢复的国力顿时更是蒸蒸日上,同时倚重徐盛、高适等经世之才,把原本失去的国土收复得七七八八,最后还在徐盛死后大胆启用徐盛年少的儿子徐正彻底平定北方,而南方也在高适的压制下退败连连,若非明帝命短,只需再活十年,这大周的国祚怕是还能最少延续百年之上。

  明帝死后,本来朝堂之上还是年轻的徐正坐镇,由年迈的高适制衡,维持朝堂的平衡。可惜的是,明帝死后不久,徐正也突然暴毙,接着是外戚邓氏作乱,高适则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诛杀外戚邓氏,几乎杀灭邓氏全族,至此,高适成为了大周无人能制的大周第一权臣,显赫至极,而此时的高适也因年老力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未能完成篡密之事。

  所以,高适死后不久,就由他的儿子高修先是逼迫当时年幼的周闵帝赵怀册封自己为寿王,再然后也就逼迫赵怀将皇位禅让给自己,至此,大周享国祚三百二十三年,传十八帝。

  高修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亲高适为寿太祖高皇帝。而高修死后,也被继任者高震上的庙号和谥号则是高祖武皇帝。

  其实高修建立的大寿则是一个短命王朝,拢共不过四十四年国祚,自高修以下,仅传二帝,也就是他的儿子太宗文皇帝高震和孙子逊帝高治。

  其实大寿并非因为世家而亡,而是皇室内斗埋下的祸根。

  只因高修本身就是上古八姓之一的龙门高氏嫡系子孙出身,深知千年来世家对天下的危害,一心想要拔除世家这个祸根,故而开创了科举一事。

  他在位时,推行此时尚且不是一般的吃力,可是总归还是仗着开国之威强行完成,但是他的继任者太宗文皇帝高震就没有他这样的威信,虽然也曾不留余力的推行科举等打压世家的事宜,可最后还是被迫妥协,因为他没有父亲高修那样的威望来打压世家,而他当时心中的下一任继任者肃王高棣就倒了大霉,他可是打压世家的急先锋,在朝堂之上可是寒门的代表,可以跟世家抗衡的一股力量。

  最后世家胜利了,高棣被迫远走西北牧边,而原定要说亲给他当肃王继妃的安西李氏嫡女也因此时不了了之,更过分的事,文帝还在群臣的逼迫下将这李氏女迎入宫中为妃,李氏女生下儿子高治后当即被立为皇后,而高治也成了太子。如此一来,高棣又如何能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寿文帝一驾崩,棺柩还停在宫中,远在西北的肃王高棣就举旗谋反,席卷西北,两次打大破朝廷合计起来近五十万兵马,一路打进龙城。见高治逃往东都偃城,亦一路追赶,直至偃城城失,高治随即经过封州,逃向虞州,企图利用龙江天险,据江左而立,再伺机收复河山。只是高棣这位大寿第一战神早已将天下杀破了胆,无人敢对之。

  最后是被寿廷打压多年的海源徐氏当代家主徐释(大周太傅上柱国大将军虞国公徐正之孙)挺身而出,号召大周以东三州八十五姓世家豪门筹集了十五万大军将天子迎至建邺安顿,然后在虞、封交界的东山口硬拒高棣大军不得前进半步。

  恰巧当时又逢草原南下,扣关九原。高棣当机立断决定击退草原再收服河北之后,再南下统一,高治若统治的大寿才得以苟延残喘。

  高棣也确实是天生的帅才,九原关一战尽诛五十万草原大军,逼降河北全境,一时间,天下震动。只是高棣恨极了世家,回到龙城还未称帝就开始屠戮世家。

  最后高棣经过一番血洗,好不容易压下舆论选择称帝后,又被各大世家耻笑辱骂,气急之下,再次举起屠刀伸向世家,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安西李氏几也是直接被他灭族,这也引起了各地世家的反叛,一时间,高棣治下之地再次烽烟四起,高棣随即忙着平叛,无暇南下。

  而高棣的手段也让远在江东的高治起了心思,当即以北伐为借口要求徐释带头征兵征粮,从而引起南中四州的叛乱,再让徐释前去平叛,从而掉入他布下的圈套,徐释与其长子徐直力战而死。

  就在高治自以为得计之时,徐释那原本吊儿郎当的次子徐承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联络一大帮徐氏宗族大臣和江东势力强迫高治将原本让徐直之子徐民袭爵的圣旨硬生生的改回徐承的名字,同时联合诸多势力左右朝堂,表现的异常跋扈飞扬。

  高治忍无可忍,随即暗中布置,想要调离徐承,然后从南中调兵前来控制建邺,彻底铲除海源徐氏。

  徐承将计就计,上书要提朝廷收复河北,就领兵离开,且还在河北打开了一番局面后,迅速调兵遣将杀回建邺,阻击高治所布置的兵马,最后还一举拿下了本不在徐氏势力范围的南中四州,一夜间鲸吞江南,至此,高治彻底均为傀儡。

  徐承在鲸吞江南后又很快再次北上,一举拿下大半个河北,还将原本就不属于中原掌控的东北金东大地纳入版图。至此,大周东边和南边都落入了徐承的手中,彼时天下三分,徐承就已得其二,两边的对峙攻守易型。并且完成这些之后,徐承就开始逼迫高治给自己封王。

  封王后的徐承当即对还手握关中的高棣两度全面宣战,第一战下封州全境,占据猛虎关,剑指西方。第二战则是夺回了东都偃城,死气了当时天下无敌的高棣。此时,已无人能阻挡徐承改天换日、登基称帝的脚步了。

  于是徐承便直接逼迫高治将江山让给了自己,此时,大寿算是亡国了,算起来也就享有国祚四十四年,共历三帝。而高棣一直以来无论是高治还是徐承均不承认过他的合法性,所以,在史书上一直称呼他为肃逆,并不列入大寿国祚的计算,何况,徐承称帝后没几年,也就兵发飞鸟关,一举攻破龙门,进入关中,统一了天下。

  当时高棣的继任者长子高旦自焚而死,次子高霸早在徐承攻破龙门关之际就已经被徐承一刀杀了,而三子高统和四子高宁也是逃亡西域,虽说多年后横扫异域再卷土重来,可还是被一战击溃。

  而徐承来国之后也身感世家的危害,他自己出身世家,他能夺取高氏的江山,焉知他日没有别的世家有样学样,篡夺他子孙的皇位。

  所以,徐承终其一生都在改制,好在他功绩大的没边,且活的够长,所以很多昔日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