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的时间全部用来努力研究笔记本上的内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困惑,让送饭的无人机一起带回去。
下一顿的饭的功夫就会有无人机带回全新的小纸条耐心又细致地回答自己的困惑。
美好的度假生活到了第三天,送饭的无人机带来了全新的消息。自家漂流船已经加工完成。今日傍晚,海贝就可以带上自己的船只重新开始海上冒险生涯。
如今海面上才刚刚散去热气,距离傍晚还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海贝还有充分的时间享受最后一顿美味的晚饭。
今日的晚饭依旧是用处理过的干水草盛放食物。大概看出了海贝对辣椒并不抗拒。这一次的食物并没有进行了分包,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一个大片水草叶里。
今日的食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手指头大小的粗鱼条,一种是巴掌大的螃蟹剁为两半,最后一种是巴掌大的龙虾从背部剖开。
三种主食蒸熟后在火辣辣的花椒红油里泡过,切口处还能看到红色的油脂。
海贝只是闻到这又麻又辣的味道就忍不住开始流口水。本着下一顿就没得吃的原则,恨不得连壳上的麻辣红油都尽情吮干净。
享受完一顿麻辣盛宴,大型无人机再次从山顶飞下来,拉着海贝暂居的小船向其它船坞前进。
远远的,海贝就认出了自家漂流船。原本自家漂流船只有两层高度。现在它被高高的架在上面,成了新的漂流船的最高处。
新的漂流船靠近水面的一层依旧看得出圆润的弧度,只不过它不再是原本的二十多米长。海贝靠得太近,一眼竟然目测不出它的长度。
不过海贝看过漂流基地给出的设计图,知道改装过的漂流船依旧是椭圆形,本身应该有五十多米的长度。
改建好的漂流船,像是一个“曰”字形,只不过整个外框是椭圆形状。
海贝最初的那条漂流船就被安置在“曰”字最中间那一横,周边的椭圆外框是由八个功能不同的船舱衔接组建而成。
自家漂流船原本水面之下有一层半的高度,如今整个小船被抬高到了新加的船体上,底仓完全t完全脱离了水面。因为要对新船和旧船之间进行粘合加固,新船与旧船之间灌注了厚厚的半层海藻胶泥。
如今原本小船底下的一层半被抬高到了两层,整个小船变成了四层高度,而新加的环形船舱则有三层的高度,于是原本小船最高处的二层甲板,只能从新船里微微冒出一个头。
第87章
无人机把海贝送到了自家的漂流船上,然后拖着漂流基地的暂居小船离开了。
新的漂流船外围有一层贴近海面的一米宽的亲水平台。海贝就落脚在这个亲水平台上。双脚踩下去的瞬间,所踩到的这块亲水平台竟然微微下陷,边缘处有海水浸没。
不过整个人站立在上面,虽然感受到脚下亲水平台的柔软,平台却没有完全塌陷入水。海贝感觉自己就像踩在一块大型的果冻上,每移动一步都能榨出些许海水,脚下的“果冻”却始终都没有被踩坏。
一路走着有种在玩踩水游戏的错觉。这一圈一层船舱对外的一面没有门和窗,只有浑然一体的船舱墙壁。
不过船身和亲水平台相连接的地方有一圈三十厘米高的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有孔,可以穿过比较粗的麻绳。这样的固定住在亲水平台上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
很明显,漂流船最外层的亲水平台并没有使用钢铁骨架,所以整个平台踩上去软乎乎的弹性十足。平台可以维持一个成人的体重,就是不知道最重能支持支持多少。
亲水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与其它漂流船或者漂流基地发生剧烈碰撞。柔中带韧的胶质制作的亲水平台会缓冲与其它物品碰撞时的冲击力。
新得的漂流船没有防撞喷水带,但是有一圈软胶防撞环。
海贝先行解下了漂流船与漂流基地之间的连接绳。这样大船就不会再被漂流基地拖行着前进。
因为捆绑两者的绳索固定在漂流基地上,所以海贝也不需要再处理麻绳,只需要解开绑在船上的一端就可以。
两者松绑之后,没有动力系统的漂流船渐渐与漂流基地拉开距离。
海贝并没有急着进入大船,而是先围绕船体沿着亲水平台转了两圈。
环绕一圈的亲水平台都是一米宽,平台内侧是墙壁,一层船舱和二层船舱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五米高的垂直墙壁。
这个墙壁上下没有坡度也没有楼梯,表面非常光滑涂着厚厚的软胶层。这样的高度是为了在冰封期自保。
海贝现在想要进入船舱内部,只有通过三层护栏上垂下的绳索编织的软梯,或者从海底潜进去。
因为椭圆形外圈的八个船舱是由海草提炼的凝胶熔炼联合在一起,所以为了有更好的漂浮性能,海贝选择了由船舱组成一个闭合的圆环。
这样即使某一个船舱不幸发生漏水事件,这个漂流船依然能够在海面上保持漂浮的状态。
根据漂流基地的备注,八个船舱里只要漏水的船舱不超过四个,改装好的漂流船就可以正常在海面进行活动。
如果不幸漏水的船舱超过了四个,还可以想办法把原本的漂流船从相连的凝胶上切下来,原本的漂流船就可以继续正常航行。剩余完好的扩容船舱也可以切割下来后通过绳索绑在漂流船上。
路过的一层和二层都没有甲板和护栏,也没有门窗,只有垂直的船舱墙壁,三层甲板的护栏上垂下一个预先装好的绳索软梯。
海贝转完两圈后通过这个软梯爬了上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