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非洲创业实录> 第1371章 东水西调

第1371章 东水西调

r />
  亚尔斯德说道:“我们计划,从莱索托山区和斯威士兰山区为起点,尤其是莱索托山区,疏导部分河流注入奥兰治河,从而补充奥兰治河支流法尔河的水量。”

  “同时,在法尔河下游建设大型水库,对于河水进行拦截,同时建立多条干渠,将法尔河的水引向河流两岸的平原地带。”

  “这是一项长期计划,我们预计在二十年内完成,其不仅要在上游建立多座大型拦水坝,还要建设一部分隧道,最终下游的配套设施建设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工程。”

  这里,东水西调工程和前世南非和莱索托两国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很像,但是东非的野心显然更大。

  毕竟,前世莱索托只是一个连南非都看不上的黑人保留地,两国之间的调水工程,也算是跨国合作。

  而东非则不然,莱索托本来就是东非的一部分,所以东非不需要顾及太多,而且东非的调水量也会超过前世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

  前世莱索托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和南非之间不可能完全同心同德,其本国也需要为可持续发展,在调水规模上更加保守。

  而东非基本放弃了对莱索托的发展,莱索托对于东非而言就是山区,人口维持在最多几十万,甚至不到十万规模即可,并不需要发展工业,农业等任务,只需要作为东非的水源地即可。

  而这也就意味着,东非可以从莱索托引出更多的水源,毕竟人口少了,当地的用水量也会大大减少。

  除此外,东非的东水西调里可不仅仅只有莱索托这一个水源地,而是多个水源地,除了莱索托以外,还有斯威士兰等德拉肯斯山脉水源地。

  从这一点上来说,东非的东水西调更像前世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而且两者在自然条件上也比较相似。

  德拉肯斯山脉可以看做澳大利亚的大分水岭,而墨尔本和悉尼等大分水岭东部城市可以视作东非德拉肯斯山脉东部的新汉堡港市和马普托市等城市。

  而大分水岭以西的大自流盆地可以类比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南非高原,达令墨累河刚好可以看做奥兰治河,甚至两个地区的维度都比较相似。

  所以说,东非南方的东水西调工程和前世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工程反而更像,连经济发展分布都是如此。

  而之所以强调经济分布这一点,那是因为前世南非地区的经济分布和这个时空里,东非治下的发展形势大为不同。

  这一时空里,因为东非的原因,反而德拉肯斯山脉东部经济更加发达,马普托和新汉堡港市在东非城市中排名靠前,其中马普托户籍人口超过五十万,常住人口超过六十万,在东非也算是一座大城市。

  而新汉堡港更不用多说,是东非的老牌工业城市,同时是东非南方的对外开放,文化,教育等中心,虽然经济被马普托超过,但是综合实力最强。

  而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城市,因为过去东非政策上的限制,远不如德拉肯斯山脉以东。

  而前世却刚好反过来,前世在南非统治下,德拉肯斯山脉以西的比勒陀利亚,约翰内斯堡,布隆方丹,金伯利等城市反而经济更加强悍,甚至在世界上都排的上号。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东非这种经济体制对区域发展的主导性影响。

  不过,现在东非要给南方地区的发展松绑了,当初东非限制南方的发展,主要是从地缘安全和自然环境两个角度考虑。

  地缘安全方面,自然针对的是南非殖民地,虽然南非殖民地实力弱小,但是它背后代表的却是英国这个巨无霸。

  但是,到了现在,东非别说南非殖民地,就是其宗主国英国,也不太放在眼里,地缘危机已经彻底解除。

  而自然环境方面,南方的唯一短板就是水资源短缺,而现在东水西调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等到东水西调工程完成之后,南方发展的最后一块短板也将被补足。

  亚尔斯德说道:“这次东水西调也将成为我们水利部在五五规划中的标志性工程,其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方面的大战略。”

  四五期间,东非水利的标志工程是大湖区的兴国大坝,将整个大湖的水位提高了将近两米,同时因为兴国大坝的建设,提升了区域的发电量,促成了津加市崛起,大幅度提高了大湖区的航运条件。

  而东水西调工程,自然而然的会成为水利部在五五规划期间的标志性工程,甚至这个工程够吃很多年,毕竟水利部们的预期是在二十年内完成。

  在没有了黑奴以后,东非的工程建设也不可避免的降速下来,如果是以往的话,那水利部恐怕会在五五规划期间就完成这一项战略性工程。

  实际上,在彻底结束“奴隶”时代的过渡时代,东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表现出不少问题。

  以前,因为大量廉价黑奴,东非工程完全不怕伤亡人数,怎么快怎么来,所以东非才能在过去半个世纪取得诸多惊人的成绩。

  而黑奴彻底被废除以后,东非只能雇佣本国工人来完成各项工程建设,毫无疑问,本国工人的性价比是无法和“奴隶”相提并论。

  也就是东非机械化迅速普及,才一定程度解决了东非大部分行业的“奴隶劳工依赖症”。

  之所以是一定程度上,则是因为有些生产领域,还是廉价劳工更有优势,就比如东非诸多的种植园,很多种植作物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最典型的就是棉花和橡胶,棉花采摘依靠人工进行,即便东非已经有相关机械发明,却因为种种弊端无法替代人工,就比如机械收割棉絮,不可避免的掺杂杂质。

  而橡胶更是如此,橡胶切割只能人工进行,毕竟橡胶来自于橡胶树,且必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