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非洲创业实录> 第1360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

第1360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

美国工业的竞争,东非也并非没有准备,毕竟从四五末期开始,东非就已经开始强调经济转型,这就是为了避开美国的竞争。

  美国的工业实际上和东非处于半斤八两的水准,而拥有更多中高端产业的欧洲各国,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

  所以,东非的目的就是抢占更多中高端产业,而这个时候,东非从同盟国获得的那些技术储备和机械,以及俄国的高端人才,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但是,产业转型对于东非而言,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因为世界市场始终是有限的,东非的工业品牌效应显然还不能和欧洲相比,而中高端产业也需要时间培育。

  而东非工业品牌效益比较差的主要是轻工业产品,涉及到衣食住行中,前两者和其他国家差距最大。

  毕竟房子和汽车等交通工具虽然值钱,但是房子基本很难出口,汽车也等交通工具也并非必需品。

  而纺织业和食品行业就完全不同了,更新速度快,且是民众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可以说食品是最基础的产业。

  每天民众都要为食品开支买单,而且吃完还要接着买,循环效果最好,拥有强大的食品企业,可以说等于坐拥一座用之不竭的金山,前世美国的可乐,汉堡,炸鸡在全世界传播就是典型。

  总而言之,东非第五个五年计划或者说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升轻工业领域的发展质量。

  恩斯特说道:“轻工业一直都是我们最大的短板,尤其是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就算生产再多产品,如果消费者不买单,那就是无效生产,只能浪费资源。”

  “同样是纺织业,东非的产能确实追平了欧美国家,但是国外一提到东非的纺织产品,第一印象就是质量差,价格便宜,而我们现有的纺织企业,也没有成长为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优质企业。”

  东非纺织产品的正常出口量其实也不多,而不正常的则是战争期间,欧洲的大量订单对东非纺织业发展起到了巨大刺激作用。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

  这样一来,东非纺织业就面临了新的挑战,同时还要应对美国纺织企业的竞争。

  但是,东非纺织业显然和美国这种老牌强国的纺织业相比,还有许多不足。

  恩斯特说道:“国内的纺织企业发展时间短,技术积累差,设备也相对落后,产品质量更差,严重影响了帝国出口消费品的名誉和口碑。”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受到东非过去长期完全计划经济的影响,现在东非纺织业虽然转为民营,但是他们的技术来源,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受到过去东非经济制度的影响。

  当然,事情肯定不能这么看,要知道上个世纪,东非还是一个农业国,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前,也不过刚从一个半工业国家变成一个初级工业强国。

  从这一点来说,东非的一大批国有纺织企业虽然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却是无法磨灭的。

  如今,东非纺织业能拥有数量庞大的专业工人,这就是东非国有经济的历史贡献。

  虽然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但是他们短时间内根据行政命令和计划迅速膨胀,培育了庞大的产业规模,进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如果不是因为如此,东非纺织业在1910年后,就算民营企业,总不可能直接找到大量有丰富经验的工人来发展。

  当然,现在这些国有资产卖都卖了,东非政府也不可能重新再搞一批国有纺织企业出来,至少对于纺织业而言,民间的效率和对市场的敏感度要高于东非政府。

  不过,恩斯特显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对东非现在的纺织业放任自流,尤其是在面对欧美国家,甚至其他地区竞争的时候。

  恩斯特说道:“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经济的重点就是引导全国经济的转型,完成设备和技术,甚至是管理模式上的更新迭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才能应对国外企业的竞争。”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从而推动企业淘汰掉落后设备,同时鼓励技术研发和创新。”

  “我们的企业想要活下来,就只能卷死欧美的同类型企业,而和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较,我们就是输在技术和生产效率上。”

  “就拿纺织业举例,我们的纺织业不缺乏原材料,但是技术和宣传上却比欧美逊色一些,这使得我们很难和其他国家竞争。”

  东非是棉花,生丝,羊毛,各种麻类生产大国,这也是恩斯特说东非纺织企业不缺乏原材料的主要原因。

  而显然,原材料充足且价格相对低廉对于纺织企业十分重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棉花等基础纺织业发展材料都没有的国家,基本也无从发展纺织业。

  欧美各国中纺织业发达的国家,要么像美国那样,自身就可以种植和生产,要么像英法那样从殖民地大量获取,除此外,就只能学习德国通过进口来满足本国需求了。

  而德国进口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上容易被其他国家拿捏不说,还有被切断供应的风险,这在一战中就已经得到了体现。

  而德国纺织企业之所以能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发达的纺织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大工业生产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成品质量,这也是目前东非所追求的。

  而同时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国家,那发展纺织业就十分困难了,比较典型就是前世的苏联,苏联缺乏天然棉花种植区域,所以不得不花大代价,在中亚拦截河水,在沙漠里搞出一堆棉花种植区。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光是西方社会禁止对苏联棉花出口,就能让苏联的纺织业原地爆炸。

  而很显然,苏联这种体制的国家,刚好是英法德奥美东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不对其进行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