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威,同时向朝中大臣展示自己的权威。
林宇再次上朝时,面色严肃地说道:“朕已下令征调军队平叛,为何至今尚未出发?这其中究竟是何缘故?”众大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言。这时,林宇将目光投向赵高,说道:“赵常侍,你负责此事,可有何解释?”
赵高心中一紧,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说道:“陛下,此事奴才一直在督促办理,只是征调军队所需粮草、器械众多,筹备起来颇费时日,还望陛下恕罪。”林宇冷笑一声,说道:“哼,筹备需时,朕可以理解,但为何有大臣奏报,有人故意拖延,从中作梗?赵常侍,你可知罪?”赵高心中暗惊,没想到李阳竟已掌握了证据。他扑通一声跪地,说道:“陛下明鉴,奴才绝无此意,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奴才。”
林宇看着赵高,缓缓说道:“朕念你跟随朕多年,暂不追究。但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朕绝不轻饶。此次平叛之事,你需亲自督办,务必让军队尽快出发,若有差池,提头来见!”赵高心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领命。
这一番较量,林宇虽未彻底扳倒赵高,但也让赵高有所忌惮,同时向朝中大臣表明了自己想要掌控局势、有所作为的决心。然而,林宇深知,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与赵高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和艰难。
在与赵高的初步交锋后,林宇深知要想真正稳固自己的地位,还需解决许多潜在的威胁。而此时,一个关于扶苏的传闻在宫中悄然流传,引起了他的注意。
传闻称,扶苏并未真的自杀,而是有人暗中将他救下,如今扶苏正隐匿于民间,伺机夺回皇位。林宇听闻这个传闻后,心中十分震惊。若扶苏真的未死,那对他这个“胡亥”来说,无疑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林宇开始秘密调查此事。他派自己的心腹,以各种身份为掩护,在民间四处打探消息。同时,他也仔细研究胡亥记忆中关于扶苏的一切。他深知,扶苏在朝中威望颇高,许多大臣对他的死心存疑虑。若扶苏真的归来,振臂一呼,恐怕会有不少人响应。
经过一番调查,林宇发现这个传闻并非空穴来风。有线索表明,确实有人在扶苏自杀当日,暗中带走了他的尸体,而且此后在一些偏远地区,似乎有神秘势力在暗中活动,行事风格与扶苏旧部颇为相似。
林宇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扶苏真的未死,他该如何应对?是设法与扶苏和解,共同挽救大秦,还是想尽办法彻底消除这个威胁?他深知,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必须谨慎行事。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更大的内乱,加速大秦的灭亡。
与此同时,赵高也得知了这个传闻。他心中暗自窃喜,觉得这是一个再次掌控局势、打压林宇的好机会。他开始在朝中散布恐慌情绪,暗示大臣们若扶苏归来,他们这些曾支持胡亥登基的人都将没有好下场。一时间,朝中人心惶惶,大臣们纷纷猜测林宇会如何应对此事。
林宇察觉到了赵高的阴谋,他知道不能让赵高借此机会扰乱朝局。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召开朝会,公开谈论此事。朝堂之上,林宇神色镇定地说道:“近日,朕听闻有传闻称扶苏未死。朕想告诉诸位大臣,无论此传闻真假,朕都以大秦江山社稷为重。若扶苏真的未死,朕相信,他也是心系大秦百姓,不会轻易挑起内乱。朕希望诸位大臣不要轻信谣言,坚守各自职责,共同维护大秦的稳定。”
林宇此举,暂时稳定了朝中大臣的情绪。但他心中明白,这个问题远未解决。他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弄清楚扶苏的生死,然后做出最为妥善的决策,以应对这复杂且危险的局面。在应对扶苏疑云的同时,林宇深知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太过薄弱,必须尽快拉拢一批忠诚于自己的朝臣,才能与赵高抗衡,更好地掌控局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宇开始仔细观察朝中大臣,分析他们的立场和性格。他发现,虽然赵高在朝中党羽众多,但仍有一些大臣保持着中立,或是对赵高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其中,郎中令蒙毅,是蒙恬的弟弟,为人正直,对大秦忠心耿耿。李阳决定先从他入手。一天,林宇单独召见蒙毅。蒙毅进入殿中,行礼之后,林宇微笑着示意他起身,说道:“蒙爱卿,朕深知你与兄长对大秦的忠诚。如今大秦内忧外患,正需要像你这样的忠臣良将来辅佐朕。”
蒙毅心中感动,说道:“陛下放心,臣愿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阳点了点头,说道:“朕近日打算对朝政进行一番改革,以挽救大秦于危难之中。只是此事阻力重重,还需蒙爱卿多多支持。”蒙毅毫不犹豫地说道:“陛下若有令,臣万死不辞。”林宇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已经拉拢到了一位重要的帮手。
此后,林宇又陆续召见了其他一些大臣,如御史大夫冯劫,向他们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和挽救大秦的决心。冯劫对林宇的想法表示认同,愿意支持他。通过这些努力,林宇逐渐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一股势力。
然而,赵高很快察觉到了林宇的动作。他心中恼怒,决定采取行动破坏林宇与这些大臣的关系。赵高指使亲信在朝中散布谣言,称李阳拉拢大臣是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意图对胡亥旧臣不利。同时,他还暗中挑拨林宇新拉拢的大臣之间的关系,制造矛盾。
林宇得知赵高的这些小动作后,他知道必须尽快消除大臣们之间的猜疑和矛盾。他再次召集这些大臣,开诚布公地说道:“诸位爱卿,朕深知赵高在暗中使坏,企图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但朕希望诸位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挽救大秦江山。若我们此时自乱阵脚,正中赵高下怀。”大臣们听了林宇的话,纷纷表示会团结一致,共同支持林宇。
林宇深知,拉拢朝臣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与赵高抗衡,还需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制定更为周密的计划,逐步削弱赵高的权力。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斗争中,他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林宇在朝堂上努力巩固势力、应对各方危机的同时,民间的乱象也让他忧心忡忡。尽管他已经下令减轻百姓的劳役和赋税,但长期积累的民怨并未立刻消散,各地依旧时有小规模的骚乱发生。
在一些郡县,百姓因长期遭受压迫,对官府的信任已降至冰点。即使朝廷颁布了减负的政令,他们也持怀疑态度,担心这只是暂时的安抚手段。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暗中煽动,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