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第137章 安史之乱-上

第137章 安史之乱-上

  永乐朱棣见李世民如临大敌的模样顿时嘿嘿一笑道:“说起这千古半帝李隆基,那可是历史上唯一盛世的缔造人啊!”

  纵观整个历史,这个盛世那个盛世的,实际上只有李隆基在位时期的开元盛世才是真正属于百姓的盛世。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在李隆基在位时的初期,大唐可谓是四海升平。

  只可惜,在李隆基封禅之后,一切就开始渐渐改变了。

  “哎!”

  想到此处,永乐朱棣摇了摇头,随后便跟李世民说起了唐玄宗李隆基封禅之后的事情。

  封禅之后的李隆基就仿佛是被人夺舍了一般,一日杀三子、抢夺儿媳、昏聩怠政等等。

  再加上睿宗时期的均田制度渐渐崩坏,各地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各州郡屹然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军阀。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一个叫安禄山的人趁势而起。

  他凭借着极高的情商从一个死刑犯踏足军旅生涯,在此期间,他把赚来的钱全部拿去贿赂朝臣。

  就这样,在朝臣你一嘴我一嘴的夸赞下,他自然是一步一步的走上了朝堂。

  在朝堂上,安禄山凭借自己的情商也是越来越得到唐玄宗的信任,为了讨玄宗欢心,45岁的安禄山更是请求拜29岁的杨贵妃为义母。

  后来,安禄山每次进宫朝见,更是先拜杨贵妃再拜李隆基。

  对此安禄山的说法是: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面,把父亲放在后面。

  听闻此言后,李隆基龙颜大悦,再次对安禄山下了封赏。

  就这样,安禄山渐渐踏足了权力的巅峰,最后也是成为了三镇节度使和御史大夫,更是被封了王!

  (三镇节度使,相当于安禄山掌握了大唐三分之一的精锐兵力。)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安禄山还是不敢造反,因为还有一头拦路的猛虎横在前方,那就是宰相李林甫。

  虽然李林甫劣迹斑斑,但其人生的一颗玲珑心,不仅将大唐治理的井井有条,满朝文武在他的眼中,都如同透明人一般。

  唐玄宗只要眉头一皱,李林甫就能猜个七七八八,因为此人,安禄山只能按耐住自己的野心。

  不过这样的状况持续到李林甫死后,安禄山终于迎来了转机。

  因为这个时候,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上位了。

  杨国忠此人,少时嗜赌好酒、不学无术,为亲党所鄙视。

  在杨贵妃的帮助之下,李隆基却给了杨国忠十五个职位。

  有了职位的杨国忠自然是开始了一番骚操作,他主动发起了两次对南诏国(云南)的战争。

  两次大败致使死伤的大唐精锐高达二十余万,然而杨国忠却伪造胜利上报李隆基。

  面对关中地区的水灾和饥荒,杨国忠更是拿出一个稻谷对李隆基说百姓好着呢!

  就这样,杨国忠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宰相的位置。

  然而这一切都被安禄山看在眼里,看到一个草包都能把持朝政之后,他的野心再也按耐不住了,于是他就联系上了自己的发小史思明。

  二人磋商一番后,便打出了清君侧,铲除杨国忠的旗号,开始发动了叛乱。

  至此,一场着名的动乱拉开了帷幕。

  安史之乱!

  砰!!!

  听到这里,李世民再也按耐不住小暴脾气,破口大骂道:“废物!畜生!朕要砍了这个废物!”

  “老李啊,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永乐朱棣见状连忙拍着李世民的背让对方先消消气。

  他这大招还没放出来呢!

  李世民见状摆了摆手,连忙道:“朱老四你接着说,朕顶的住!”

  “行!”永乐朱棣见状又接着说了下去。

  安禄山初期的造反之路确实是一片顺利,和平太久的大唐根本不会想到会有战争发生。

  仅仅三天时间,安禄山就控制了整个河北地区,随后更是攻入了东都洛阳。

  就在大唐北方丢失一半的情况下,名将郭子仪登场了!

  郭子仪率领军队在河北打的史思明汗流浃背,就连安禄山的主力也被拦在了潼关久攻不下。

  在这个时候,杨国忠又站了出来,他不能允许武官集团在这个时期做大影响他的权柄。

  在他的蛊惑下,李隆基先后斩了高仙芝、封常清两位大将,随后又把镇守潼关的歌舒翰逼出去迎战。

  潼关一战,二十万唐军仅仅八千人逃回。

  趁此机会,安禄山带兵直奔长安,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隆基只能举着御驾亲征的名头带着杨贵妃和三千禁军再次跑路。

  就这样,李隆基等人一路跑到了马嵬驿,在这个地方,禁军首领陈玄礼突然发动了兵变,矛头直指杨国忠。

  面对这样的情况,杨国忠自然是被大卸八块,然而陈玄礼却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继续包围了李隆基的住处让其交出杨玉环。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隆基自知难以善了,只好命令高力士把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