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况,企业大量破产虽然对国家来说非常不利,但是对财团来说却是一次资本盛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企业破产重组的机会,以白菜价将一些优质企业收入麾下。
……
头疼的不光是英国政府,面对一心要拉大家下水的滚刀肉,所有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都头疼万分。
往日里都是各国在抨击维也纳政府干涉经济自由,这次是不需要喷了,结果却更令人难以接受。
维也纳政府好不容易遵循了一次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结果大家都被拖入了经济危机中。
事实上,弗朗茨现在也很为难。如果可能的话,他也不愿意现在发生经济危机。但是没有办法,不知不觉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经济就给跑偏了。
尤其是北部邦国,不光产业发展不均衡,还存在着大量的产能过剩。比如说:铁路、建筑业就是两个重灾区。欧陆战争结束后,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北部几个邦国玩起了大基建。本来搞基建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他们搞了一大堆不需要的基建。
重复建设的铁路线,支线甚至深入到了村落,遍地开花的房地产项目,根本就不实用的水利工程。
如果不是经济危机爆发,普鲁士王国政府宣布破产,弗朗茨都不知道居然有人玩得这么嗨。
事实上,就算是提前知道了,他也没有办法去干涉。邦国自治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怎么发展经济是人家的自由,不需要向皇帝报备。
唯一的利好是北德意志地区去年粮食欠收了。没错,粮食欠搁在这个时候也是利好,至少在现在是如此。
如果要是出现粮食大丰收,弗朗茨还要考虑农产品过剩的问题。毕竟经济爆发后民众要勒紧裤腰带,即便是粮食这样的刚需产品,销量也会出现下滑。
去年北部粮食欠收,起码保证了帝国农业的稳定。至于粮食欠收带来的后续影响,那都是小问题。
除了因普俄战争变穷的普鲁士王国,其他北部邦国的经济条件都是很不错的,要不然他们也没钱造作。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除了威廉二世亲自跑来维也纳求助外,其他的几个邦国都只是打了几封电报抱怨困难,顺便哭穷要钱。
看得出来,他们暂时还撑得住,不愿意让中央政府插手邦国内部的经济问题。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种省心的小弟,弗朗茨是最喜欢的。只要不给中央政府添麻烦就行了,要不是吃饱了撑着,谁愿意去干涉邦国内政啊?
甭管他们是不是作死,单纯从发展经济的结果来看,这些邦国政府干得比绝大部分直辖省份都要强。
普鲁士王国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太严重,战争带来的巨额赔款,影响到了国内经济发展。
不过总得来说,经济恢复的还是不错,虽然比身边的邻居们落后了一点点,但人均收入还是超过了西班牙和俄罗斯,都快要赶上战前的法兰西了。
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大,但现在才刚刚开始,远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候。以普鲁士王国的家底儿,就算是撑不住,也不会第一波就跪了。
尤其是普鲁士王国是突然宣布财政破产的,事先一点儿预兆都没有。正常情况下,在宣布破产前,他们应该先向中央政府求助。
哪怕是出于帝国面子上的考虑,只要资金缺口不是太大,维也纳政府就会拉他们一把。
现实却恰恰相反,在政府宣布财政破产前,除了折腾出一堆烂尾工程外,根本就没有向维也纳求过援,仿佛就是一心想要破产。
等柏林政府宣布财政破产之后,威廉二世才跳出来,跑到维也纳哭穷卖惨,这明显不正常。
今时不同往日,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员,普鲁士已经有了和英国人讨价还价的能力。
弗朗茨完全有理由相信,普鲁士政府就是故意把自己搞破产的,经济危机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破产借口”。
纵使没有这次经济危机,过一段时间他们也会用别的借口破产,比如说:政府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工程款……
毕竟,现在普鲁士政府破产的好处多啊!国内的经济问题,可以向中央政府求助,维也纳政府不可能坐视不理;欠英国人的那笔下个世纪也不一定能够还清的债务,也可以合情合理的要求债务重组。
在这方面普鲁士王国也是有前科的,一年前“德意志联邦政府”闹破产的时候,柏林政府就跟着学样了。
可惜最后棋差一招,英国人只是接受了德意志联邦政府的债权转移。毕竟德意志联邦政府当时是今天不签合同,明天就要解散的政府。为了避免找不到债务人,英国人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普鲁士王国就不一样了,纵使解散了政府国王还在,威廉二世不可能因为债务连王位都不要了。只要国家还在,政府没有了重新组建就是,反正欠下的债务是跑不掉的。
加上当时神圣罗马帝国还在组建中,没有中央政府顶在前面遮风挡雨,柏林政府承受不住英国人施加的压力,在争取到几个月时间的债务延期后就怂了。
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柏林政府脸皮足够厚,英国人就拿他们没办法。
债务的“抵押品”?
没有问题,尽管派人来拿好了,保证全力配合。
关税,现在归中央政府收取,只要英国人认为能够从维也纳政府拿走关税,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港口码头,虽然在普鲁士王国的手中,但是涉及到领土主权,那也是中央政府的活儿。要谈也是找外交部扯皮,只要维也纳政府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