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 第159章 古人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感受东方美学!

第159章 古人看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感受东方美学!

  【只有华夏才能诞生这样一条线!】

  随着新的视频映入眼帘,周筱好奇的看过去。

  原来是介绍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视频。

  【啧,说实话,还真没想到,作为首都,北京城里的古建筑还能保存的如此好,申遗好啊,申遗了就能更好的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

  毕竟,很多大城市,为了现代化,可是将古代建筑都给拆了的。

  比如地安门,庆寿寺双塔什么的,还有邯郸彭城玉皇阁这些,都给现代社会让步了。

  怪可惜的!

  周筱还真以为北京的古建筑,除了皇城,其他都给拆了,没成想,居然有这么多,而且,是在一条线上,想想都挺激动。

  那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啊!

  于是,端正坐姿,准备好好的观摩观摩。

  而天幕下,一众古人在听到周筱的话语后也是瞬间好奇感迸发。

  “只有华夏才会诞生的线吗?”

  他们当然也很好奇,同样也有些疑惑,这个线神奇在哪?

  怀着这个好奇心,一众古人纷纷抬头,就见到天幕之上,故宫,天坛,鼓楼,钟楼等众多知名古建筑一一划过天穹,呈纵向排布,构成了一条长七点八公里的超级轴线。

  随着视角翻转,北京中轴线完整的展现在了天幕之上。

  看到这天幕上凸显出的“北京中轴线”几个字,历朝历代老祖宗们恍然大悟。

  “原来是皇城中轴线啊!”

  要这样说,他们就理解了。

  毕竟,历朝历代古人都是这么实践的。

  从第一个皇朝开始,这就是皇城的必备。

  只不过,天幕上这条中轴线比较长罢了。

  一时间,定都北京的一众古人,那可谓是与有荣焉。

  大明。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这后世人把首都定在这里,甚得我心啊!”

  不过,元朝以前的古人,则有些看不明白了。

  那时候还没什么“西京,东京,南京,北京”这些说法。

  都是洛阳,咸阳,开封,金陵,燕州什么的。

  此刻都在猜测这北京在哪?

  大秦。

  始皇帝看着天幕,念叨着“北京”两个字,略有所思。

  “后世的京都吗?”

  将所有建筑都修建在一条直线上,光是看这俯瞰风景确实挺壮观。

  “倒要看看具体都有哪些。”

  一时间,历朝历代老祖宗们拭目以待。

  而天幕上,继续讲解。

  【也许你对这条线并不熟悉,但中轴线上的每一座建筑却几乎都被国人所熟知,那么,为何串联它们的一条线如此重要呢?让我来给你尝试解答……】

  看着那些个巍峨的建筑,老祖宗们纷纷点头,都想看看这后世人接下来怎么说。

  而随后就是“王朝间的接力”。

  紧接着,天幕出现了一个皇帝扮演者,边上写着朱棣二字。

  【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1420年登基十八年后的朱棣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迁都北京,所谓“天子守国门”就此展开……】

  看到这里,天幕上地图骤然缩小,显现出神州大地黄河流域等特征,而北京那一块被着重标注。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老祖宗们算是知道北京在哪里了。

  “原来北京就在这里啊?”

  大秦,始皇帝更是长吁了口气,好家伙,这不是把首都迁到家门口了嘛?

  就不怕匈奴南下,第一个把首都给打没咯?

  首都不都应该设在腹地嘛?

  看天幕上这大明的疆域,这也没有深入腹地啊,甚至于是咽喉位置了。

  还真是够自信的。

  难怪说“天子守国门”呢,不得不说,这样的气魄瞬间得到了始皇帝的认可。

  三国时期。

  曹老板也是看着北京位置若有所思。

  “幽州啊,这个位置定都,似乎,有点意思啊!”

  北拒匈奴,南可一路之下,遏制中原,真是个好地方。

  一时间,一众军事谋略家都开始思考其中深意。

  大宋,赵匡胤无奈的看着天幕上的介绍,一脸的渴望。

  “朕,也想天子守国门啊!”

  可惜,那个位置,打不过去啊!

  而元清两朝则关注的是天幕上的建筑。

  这建筑还有几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