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 第155章 消失不见的国宝?老祖宗扼腕叹息!

第155章 消失不见的国宝?老祖宗扼腕叹息!

  周筱原本还在想,有哪些文物价值连城,有价无市。

  结果还没搜呢,就看到新的视频。

  【我国至今未找到的十件国宝!】

  看到这个标题,周筱立马来劲了。

  她就喜欢看这种视频,倒不是说这个视频说的一定就是对的,但是一定很吸引人。

  对此,历朝历代老祖宗们表示没错。

  光是看这个标题就勾起了求知欲。

  先前是十大国宝,现在这个丢失的同样很好奇啊!

  “啧,这个我知道,肯定要传国玉玺,就是不知道其他几个是什么了。”

  同时,一众古人也在纷纷猜测,都有哪些。

  【第一件,传国玉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继承的信物,由秦始皇,被历朝历代君主奉为身份的象征!】

  “果然。”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老祖宗们都点头。

  这玩意儿丢了确实可惜。

  大秦。

  始皇帝拿起面前的玉玺,颇为无奈。

  “朕这一世就改变一下历史,让你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吧!”

  新朝。

  王莽看着手中的传国玉玺,只不过那里缺了一角,用黄金补过了。

  “啧,咱都给你弄了个防伪标记了,怎么都能弄丢呢?”

  他将玉玺抛了抛,掂量掂量,思虑道:“不然,咱直接找块玉石来仿一个?把真品带进墓里?”

  在坟墓里,总不至于丢失了吧。

  说不定几千年后,又能够重见天日了。

  “嗯,那还得写一份诏书在里面,证明这是真品!”

  他脑洞大开,很想实践一番。

  不止他,一时间,看到传国玉玺丢失的古人都开始动脑筋,在想怎么将其保存起来,避免丢失。

  大唐。

  李世民拿着到手的传国玉玺,很是叹息不已。

  这传国玉玺可谓是多灾多厄啊!

  王莽篡汉时被摔坏一角,东汉末年又被人丢井里,要不是孙坚父子,估计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了。

  之后更是被司马家搞丢,在北方几经转手,要不是武悼天王冉闵大意了,这玩意儿还真不一定能回到中原。

  就是在这大唐,若不是萧皇后识大体,将其归还中原,这玩意儿在大唐就不见了踪影。

  “说它是一件器物吧,人人都想要,你说要让它陪着朕一起进坟墓吧,咱大唐后世的子孙又如何以正统自居?”

  李世民揣摸着传国玉玺,看着上面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个字,真是爱不释手啊!

  “可惜,有瑕疵啊!”

  瑕疵倒不是缺了的那一角,而是“大魏受汉传国玺”和“天命石氏”这些字眼,真是多此一举。

  大宋。

  宋哲宗也是无比遗憾,没能触摸过真正的传国玉玺。

  前年有人上报,说有农夫挖到了传国玉玺,可惜啊,一看就是假的。

  大明。

  朱元璋意有所指的道:“都说咱是天命所归,你说,这传国玉玺吸收了几千年的人族气运,应该通灵才对啊,咋就不飞到朕的身前来呢?”

  身后的朱标等人面面相觑的看着对方,仿若在说:“咱爹咋滴啦?他不修仙啊!”

  【第二件,华夏九鼎,乃是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看到这里,一众古人扼腕叹息。

  “好家伙,这比之传国玉玺还要可惜啊!”

  “也不知道始皇帝是真的丢了,还是嫌其笨重,特意将其熔炼,以传国玉玺代替之。”

  “就是说啊,说什么运回途中,沉入河底?那九鼎,不可能九个都沉入河底了吧!一个都没捞上来?”

  “唉,说什么九鼎,有没有可能,其实就是一个鼎?只是上面画得有九州,所以叫九州鼎?”

  “还有这说法?这个问题,估计只有先秦祖先们知道了。”

  连九鼎是何模样,一群古人都搞不清楚,实在是太过久远了。

  大秦。

  始皇帝尴尬的扫了眼天幕,理不直气不壮的来了句:“九鼎哪有玉玺好?九鼎能盖章吗?”

  再者说了,九鼎说不定在某一天,也能被挖出来呢,至于具体在哪,那就无可奉告了。

  【第三件,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命人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且散落于世界。】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