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红楼大贵族> 第636章 许诺

第636章 许诺

体抱恙,宗室之中,太上皇一时没有可信重的人选。

  正好靖王虽然年轻,但是天资过人,办事也得太上皇心意,所以才暂时倚重于他。

  若就此说太上皇有意立靖王继承大统,未免太过于主观臆测。

  就算靖王的身份没有疑虑,诸位也别忘了,当年义忠老王爷,可是带兵逼宫,最后落得个自刎身死的下场。”

  因为大家都是自己人,除了关于景泰帝的秘密不能公开,其他话,倒是没有太多顾虑。

  他这话,也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大家心中没有那么慌了。

  毕竟,要是太上皇真的已经选中了靖王,他们现在就不该在这里讨论这些了。

  怎么去攀附靖王,以至于不成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牺牲品,才是最重要的。

  “若真是这样,那诸位觉得,太上皇心中真正属意的人会是谁?”

  另一人问道。

  “老夫觉得,当是忠顺王爷了。

  毕竟太上皇一十三子当中,如今也只有这位了……”

  一人接道。

  他的话,令大家有些沉默。

  景泰帝在时,他们这些朱紫大臣对于忠顺王可是一点也不待见的。

  也是,没有人会在意一个母亲身份低贱,本身风评偏差,甚至连爵位也低于正常皇子的皇子龙孙。

  要不然,当初杜安樘和北静王等人,也不会轻易就将忠顺王的监国大权剥去,而没有朝臣反对。

  但是如今景泰帝一死,他们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这位爷,居然成了太上皇的独苗苗?“咳,就算二皇子谋逆身死,陛下不是还有一子么?

  虽然四皇子母妃只有贵人的位份,但到底是陛下现在唯一的皇子,诸位为何对其避之不提?”

  一个人耐不住,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有这个疑惑的,并不止他一人。

  他们,都是不知道真相,或者猜到当晚的兵变乃是景泰帝所为,但是不知道景泰帝的血脉问题的人。

  对于他们的疑惑,其他人只是瞅了瞅,皆不言语,也不解释。

  大家都是聪明人,见此,也知道必有隐秘内情,不敢多问。

  七嘴八舌的说了半日,连宗室一些名声好的王爷大家都猜过了,还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头绪。

  于是,他们终于将目光瞧向王维仁。

  “不知首辅大人觉得最有可能继承大宝的是何人?我等皆奉首辅为尊,还请首辅不吝赐教。”

  王维仁面色沉俊,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但是见大家的目光看来,他还是道:“吾等在这里闲猜也无意义,太上皇究竟属意何人,只有太上皇他老人家自己清楚。

  不过我想,如今这个时候,太上皇他只怕心中也是难以决策的吧……

  值此关乎大玄国祚安危的时刻,吾等作为朝廷柱石,自当为国分忧!替太上皇排忧解难。

  策立新君虽然是太上皇一言之事,吾等却不能任由太上皇陷入两难之境。

  所以,老夫想请诸位回去之后认真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疏,待明日的朝会上与诸位臣工共同商议。

  不然,国朝大政总是吾等自行裁决,或者去询问靖王,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诸位以为如何?

  王维仁这番话,可是说到大多数人心中了。

  是啊,要是太上皇拿不定主意,这种天大的事,不正该他们这些臣子为君分忧的么?

  而且,共举新君这样的大事,可不是每一朝都能遇到的,想一想,都能令人心潮澎湃呢!试想,皇帝都是他们推举出来的,是多光荣的事?以后当臣子,是不是也轻松多了?

  却也有人道:“只怕有些不妥,太上皇御极多年,一向乾纲独断,我等这样贸然劝进,只怕有触怒龙颜之危……”

  此话一出,有人一想好像有点道理。

  王维仁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行的是端端正正的大道,就算有所危险,我等食国朝俸禄之人,又岂能退缩。

  况且太上皇仁圣,只要我等一心为公,相信他老人家也绝不会因此降怒于我等。”

  “首辅大人言之有理,国不可一日无君!就算有些微风险,国朝养士,岂非正当得用于危难之时?

  吾等原听首辅差遣!”

  那人还待说什么,旁边自己的好友却与他打了眼色。

  他只能将心中疑虑退下。

  在王府中商议了良久,大家制定好行事章程,这才尽欢而散。

  兵部侍郎赵悌出了王府之后,忍不住对自己的好友抱怨:“济德兄,就以此前的情况来看,太上皇心中最可能的人选,还是靖王爷才是,为何首辅等人却执意视而不见?咱们如今贸然劝进,万一要是太上皇心中另有谋划,岂非是取祸之道?”

  好友却是神色平常,他叹道:“你可记得,首辅曾经公然批评过的山东举子,还将其落榜,责令其反省三载?”

  赵悌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好像是那个妄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