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421章 居庸关事变

第1421章 居庸关事变

觉得如坠冰窟。

  “将军!”

  看到老将军在星坠升起之后,仿佛一下子被抽光了精气神,失了魂魄,亲卫扶着老将军的胳膊不敢放开。

  只是不由地加重了语气,想要把老将军喊回神来。

  或许是亲卫的喊话起了效果,鲜于辅的神志稍稍清醒了一些,作为一名老将,他强振精神,几乎是本能地吩咐道:

  “立刻派人前去查探,务必要在明日天亮前把南口情况查个清楚!”

  “喏!”

  事实上,不用等天亮,南边的烽燧,在夜里不断点起了狼烟,火光在十几里外都看得一清二楚。

  派往居庸关的信使络绎不绝,连夜不断地把军情送了过来。

  到最后,连汉军的劝降书都有一份送到了鲜于辅的手里。

  这一夜,鲜于辅根本没有半点睡意,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居庸关的城头,不知在想着什么。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冲天燃起的烽火,络绎不绝的信使,就算是再迟钝的士卒,也感觉了事情的不平常。

  不安如同瘟疫般开始在全军蔓延。

  居庸关北边有敌情,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毕竟幽州边塞安定了也没多少年。

  早年田豫还在幽州的时候,轲比能甚至还率军包围过马城七天七夜。

  但只要倚靠燕山关塞,塞外的胡人就算偶能突破关塞,也不可能深入腹地,更别说在塞内久留。

  可是这一次似乎不一样。

  眼前关塞仍未失守,后方突然出现了狼烟算怎么一回事?

  军中的紧张气氛,让不少士卒甚至将校都有些惴惴不安。

  直至后半夜最安静的时候,南边隐隐约约传来了歌声:“蓟门柳,断人肠,十年戍甲结秋霜。桑乾水,日夜长,流到渔阳是故乡。”

  “白露降,黍离离,蓟南蓟北两相疑。东门酒,西门旗,饮罢不知何处归。”

  “渔阳雁,羽凋疏,空衔芦叶过穹庐……”

  “铁衣印血书,血书字模糊,模糊非妾泪,是君骨中朱。”

  ……

  在这个最让人容易瞌睡的时辰,在城头值夜,本已是有些昏沉的魏兵,猛地惊醒过来。

  本以为自己是在梦里,待仔细凝神聆听,却发现耳边的歌声虽听得不甚清楚,但那熟悉的音调却是缭绕不断。

  “这是……这是燕地的歌谣……”

  出身幽州的士卒惊疑不定,目光定定地看向南边。

  月光中,群山藏在黑暗里,只露出起伏不定的山脊,如同潜伏的巨兽。

  “将军……”

  亲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城头的安静。

  “何事?”

  虽然黑夜里看不清主将的脸色,但却可以从语气里听出疲惫之意。

  很明显,从汉军出现在南口,到夜里不断送过来军情,居庸关后方的局势每一刻都在急剧恶化。

  这给予了鲜于辅极大的压力。

  亲卫的语气带了些许犹豫:“关城后面,有人在唱歌……”

  “唱歌?”

  “是幽州口音,唱着我们燕地的歌谣……”

  亲卫是鲜于辅最信任的人,大部分来自幽州,甚至不少还与鲜于辅同是渔阳人。

  鲜于辅一听,原本已经足够麻木的身躯突然一震!“燕歌?”

  “正是。”

  “唱的什么?”

  “蓟北谣、白露歌、征衣怨……都有!”

  还没等鲜于辅说话,副将的声音也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将军,城外,城外有人在唱……”

  “我已经知道了。”鲜于辅打断了副将的话,缓缓道:“此乃汉军的疲兵之计,欲败我军士气耳。”

  语气虽平静,但夜色里的黑影,却似是又佝偻了一些。

  歌声能传到关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陉道上的烽燧,要么降了汉军,要么被汉军攻下。

  不管是什么情况,反正多半已经丢了。

  副将咽了一口口水,有些艰涩地说道:“将军,我们的士卒,好像也有人开始在跟着唱……”

  静。

  死一般的安静。

  良久之后,鲜于辅突然神经质般笑出声来: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嗬嗬……哈哈……”

  “某何德何能,居然还能得到与西楚霸王一样的待遇……”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emsp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