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蜀汉之庄稼汉> 第1357章 动静

第1357章 动静

/>   大魏,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若不然,也不至会落到今日的地步。

  一念至此,司马懿就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

  先帝(即曹叡)。

  先帝在时,曾有心打压世家豪右,分利于苍头黔首。

  但每欲有举动,汉国就在边境有所动作。

  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放弃,以换取世家的支持——当然,当年的司马氏,也是阻挠先帝这一举动的一份子。

  时至今日,站在主政河北主政的角度,司马懿深知,先帝让利于苍头黔首的作法,确实有利于增加国力。

  但站在世家的角度,司马氏作为河北推出来的领头人,他真要敢这么做,那就意味着对世家的背叛。

  唉……

  司马懿又是愁闷地叹了一口气:

  少了一个名义啊!

  若司马氏乃大魏之主,手握大义,在顾及世家利益的情况下,稍稍让利于百姓,司马懿有信心能平衡二者。

  但是很可惜,此时的司马氏,却不过仅是世家推举出来的代表,名不正言不顺。

  更别说此时的河北,面临着比先帝还严峻的形势。

  所以司马懿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只能继续设法从世家那里获取更多的支持。

  至于苍头黔首,此时已经顾不上他们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司马懿的沉思。

  “大人,孩儿昭求见。”

  “是子上啊,”司马懿收敛起自己的情绪,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稳,“进来吧。”

  “大人,孩儿听说,西面那边有情况。”

  司马昭进来见过礼了以后,就有些迫不及待地说了一句。

  “嗯,我已经知道了。”

  司马懿看向情绪有些不稳定的儿子,缓缓地说道,“这不是很正常吗?”

  司马昭微微一怔:“正……正常吗?”

  “为什么不正常,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难道不是吗?”

  司马懿神色淡然,心里有些叹惜,子上终还是不如子元。

  司马昭闻言,神情就是有些讪讪。

  虽然大人没有明说,但他知道自己的沉不住气已经惹得大人不高兴。

  只是……这也不能怪自己啊。

  冯某人的阴影,在司马昭心里几乎已经有河北那么大。

  特别是被汉军从雒阳赶过大河后,司马昭本就有些惧怕的心理,就更是闻冯而惊。

  现在太行山西边传来消息,汉国有了动静,而且动静还不小。

  这是不是意味着,冯某人准备要打过来了?所以他才急急忙忙过来,想要向自家大人问个主意。

  “太行之险,就连武皇帝都曾有言: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汉军想要越过太行山,哪有那么容易?”

  虽然前面对汉国的动静感到忧虑,但司马懿知道自己不能在外人面前流露出丝毫的担忧。

  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行。

  “孩儿还以为,汉国拿下洛阳,就会先攻关东,没想到……”

  没想到冯鬼王竟是看穿了大人的打算。

  面对如此对手,司马昭心里不由地沉甸甸的。

  果然是让人害怕的冯鬼王啊!

  连大人的谋算都失败了吗?司马懿似是看出了司马昭的心理,他站起身来,悠悠长叹,他也不知道自己今天叹了多少气。

  “洛阳没办法守住,欲借洛阳引汉军向关东,本也是无奈之举,能成固然可喜,不能成,亦在情理之中。”

  “冯明文此人,乃是汉国继诸葛孔明之后的领袖人物,才智无双,岂能寄希望于此人会犯了糊涂?”

  “只是相比于河东和太原,我更担心的是洛阳那边。”

  司马昭原本已经沉重的心情,在听到洛阳二字的时候,又是咯噔一下,越发地一沉。

  洛阳,承载某些不愉快的回忆。

  “大人,为什么要担心洛阳那边?”

  司马昭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问道。

  “河内。”

  司马懿的目光变得幽深,“河内西有河东,南有河南,特别是南边,虽有大河,但终是不如太行天险。”

  武王伐纣,正是从河南孟津渡河北上。

  “大人的意思是,汉军会从洛阳北上?”

  “谁知道呢?”司马懿缓缓地说道,“至少从河东与河南夹击河内,则河内危矣。”

  想起太行陉失守了天井关,来自河东的威胁亦是变得大了许多,司马懿又是心头一痛。

  正是在那一战里,子元受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