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胡府
这个时代的胭脂瓶子种类繁多,有各种瓷的,有雕花木的,还有雕花铜的……有官窑制做,也有小作坊制做,品相良莠不齐。
这些瓶子无一例外都是瓶颈周围凹进去一圈,瓶盖正好扣在那一圈的外围上。
看着契合度高,其实密封不好,里面的东西容易风化,保质期比较短。
冯初晨设计的小瓶子,瓶盖里面多出一截,正好卡在瓶颈上。再在多出那一截上糊一层绒布,布上捏一些皱褶,盖上能卡在颈口,更好地密封。
小瓶子可以装膏子,再做大些长些可以装茶叶。
这个时代,茶铺和茶楼里的大茶叶罐都是整个盖子系着一层布密封,看着不好看。
目前冯初晨要的小瓶子不多,只装苦参修复膏,姚家可以多做大茶叶罐。
冯初晨又拿出一张纸,上面画了几个罐子,图案分别为山水、竹子、牡丹、荷花。
荷花为小瓶子图案,其它的为茶叶罐图案。
她之所以把图案都画好,是因为姚家烧的碗图案不好看。为姚家瓷器画图的是读了几年书的大表哥,画技一般。
“以后不止烧粗瓶,还要多烧细瓷,精品才能多挣钱。听说,烧瓷时加些晶土能增加硬度,也更有光泽。
“小瓶子先做二百个我用,大茶叶罐可以多做,质地要好,还要保密。等到量做多拿去茶楼卖,一次卖个好价,也能把你们的名气打出去……”
这个时代的晶土就是前世的稀土。冯初晨前世知道,烧瓷时加入适量稀土,能增加瓷器的硬度和亮度。
冯初晨想让姚家过好日子,目前只能帮到这一步。
大表伯和二表哥看了冯初晨的图和讲解,都觉得前景可期,搓着手表示要大干一场。
姚舅爷有些犹豫,“细瓷不好烧,要手艺好,时间长。初晨要的瓶子咱们烧,那些茶叶罐,好不容易弄出来,万一卖得不好……”
冯初晨道,“舅爷,不管做什么都要有所改进,不破不立。相信我,那种茶叶罐肯定赚钱。不止烧圆形的,还可以烧桶形的。”
她又提笔画出不同形状的几个罐子。
二表哥说道,“爷,初晨妹子说的对,没有改进,我们一辈子只能这样。看看邻乡的李家窑场,几年前不知泥里加了什么,烧出来的瓷器又硬又亮。之前比不上咱家,如今连几百里外的脚商都来买。八成他们往里加的就是晶土。”
见儿孙都愿意改进,姚老丈也就同意了。
在姚家吃完晌饭,下晌申时初又由二表哥赶车把他们送回家。
正月十二姚二嫂生孩子,大表哥赶车来接冯初晨和王婶。
生的非常顺利。虽然是闺女,姚家也喜欢。
月中去方老大夫家拜望老人家,给他送了两罐好茶,两匹绸缎。
几天后又去给温姑娘治病。温姑娘的痛经好了一些,让温家人看到了希望,也对冯初晨更礼遇。
或许江府放出的消息起了作用,这么久没有人来请冯初晨去施上阴神针。
忙忙碌碌中来到二月初。
大地回春,柳条抽绿,早开的迎春花迎风绽放。
牌坊又开始修建,冯家门前人声鼎沸。
二月初八,冯初晨带着冯不疾、芍药、大头去北安坊新家,还会在那里住两天。
家具已经打好,昨天王婶就带着半夏和一些被褥过去了。
一进胡同口就能听到朗朗读书声。
敲开门,半夏笑道,“姑娘,少爷,家具昨天就送来了,炕也烧起来了,暖和得紧。”
应冯初晨的要求,专门给大头搭了一个小房子,在倒座和西厢之间。
院子里的树已经长出新叶,墙角红梅开得正艳。
打开屋门,干燥温暖的风吹进屋里,灿烂的阳光射进屋里,惬意极了。冯初晨几人收拾屋子,冯不疾带着大头站在院门前听私塾里的读书声。
他的嘴咧得老大。自己病好多了,不仅不会早死,还能读书,练拳,将来当御医给皇上治病,给姐姐撑腰,再娶个愿意挂在她裤腰带上的媳妇……
想着美事,小家伙呵呵乐出了声。
大头也喜欢新家,伸出长舌头呼呼着。
晌饭去街口吃面。
饭后,半夏带冯不疾回家晌歇,冯初晨和王婶、芍药去集市买东西。
晚上吃开伙饭,要多做几个菜。
集市脚程不到一刻钟,东西比乡下集市贵一些。
冯初晨买了月季、牡丹、芍药、蔷薇、牵牛花、兰花、腊梅、苏铁等多盆盆栽和花种,既有新家的,又有老宅的。
另外买了豆腐、笋子、木耳等食材。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足足花了十几两银子。
回家后,冯初晨颇有兴致把花籽种上,把盆栽摆好。
以后隔三岔五让人来新家侍弄花草,一搬进来就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