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子当太监了?

  果然,过了二十多天。

  赵辉就收到了圣旨,宣布了对他的任命。

  一般来说,像驸马这种既尊贵又废物的外戚,都是安排去五军都督府或是宗人府之类的地方。

  但赵辉就搞笑了,朱棣听从了太子的意见,把他安排去了兵仗局,并且为他专门创造了一个官职——兵仗局大使。

  要知道兵仗局是宦官官署,领导都是太监,堂堂驸马,被安排去兵仗局,实在有点令人哭笑不得。

  赵辉哭丧着脸对来宣旨的太监道:“我一个纯爷们去内宫当差不太方便吧?”

  太监笑容可掬:“驸马爷勿忧,兵仗局在紫禁城西华门外,不用入宫城,没什么不方便的。”

  整个南京城,从外到内,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就是紫禁城,里面只有两个纯爷们,那就是皇帝和太子。

  所以,在皇城内上班,就算是真男人,也是不要紧的。比如说羽林左右卫,就驻扎在紫禁城外、皇城之内。

  赵辉这才转怒为喜。

  “还好,还好,不用切丁丁啊。”

  转过天,赵辉去兵仗局上班。

  赵辉在西华门外一大溜的各种太监官署中找兵仗局,定睛一看。

  “卧槽,这是官署?”

  此前他都在金川门当差,皇城内哪有机会来,这里是头一回来。

  赵辉看到那十分寒碜的太监各官署也是吓了一跳。

  一个个的各种监、各种局,就跟21世纪旅游去的各种古街、古镇的民居差不多。

  房屋破旧,门头低矮,赵辉都生怕撞到自己的头,缩了缩脖子才钻了进去。

  等到进去后,赵辉更加大失所望。

  所谓的兵仗局,赵辉想当然地认为至少是一个军械加工厂,没想到,进去竟然只是太监们的办公场所。

  太监们见驸马爷大驾光临,纷纷前来见礼。

  受到21世纪电影中东厂、司礼监之类的太监造成的刻板印象,赵辉满以为太监都是些猥琐变态。一见之下,才发现自己又错了。

  这帮人就是一群没有胡子的中老年男人,大多白胖,又有些阴柔,但没有那种令人一眼就憎恶的恶感。

  接下来赵辉就开始了解他的工作。

  按照太子的指示,他应该要着力于改进明军的火器制造。但这里显然没有工匠,也没有工场,纸上谈兵是不可能成功的。

  赵辉便问道:“咱们的火器工场在哪儿?”

  有人答道:“在江宁县蔡家苑。”

  word天。

  江宁县是附郭县,蔡家苑在南京内城的南面,敢情是白跑了一趟皇城。

  于是赵辉又改道去江宁县。

  赵辉去了在蔡家苑的火器工场,经过了几日的考察后,终于得出结论——明军火器发展缓慢,不是没有理由的,实在是制度太僵化了。

  兵仗局的工匠有轮班工匠、住坐工匠等,轮班工匠就是各地匠籍的百姓需要轮班到京师来服役,注意是服役,没有工资!平日里只会发口粮。

  轮班期限从两年到四年都有,一般根据离京师远近来确定期限。

  更苛刻的是,哪怕你是海南岛的工匠,你去南京上班,来回路费都得自己承担。

  住坐工匠是隶籍京师的工匠,一般是开国初被老朱迁到南京的。所以是有了南京户口的固定工匠。

  他们一个月要给老朱家干十天活,同样只有口粮没有工资,剩余二十天官府没有安排别的活的话,就可以自己去种地或接私活。

  兵仗局的住坐工匠只有数百人,剩余的都靠轮班工匠充数。

  而一人为匠籍,子子孙孙永远都是匠籍,都得服役。

  这种束缚人身的生产方式,军器技术能快速发展就奇了怪了。

  赵辉又随机挑选了几个工匠问话。

  “你们一人每月能造几杆火铳?”

  工匠们回答不一,不过一般是十天造一杆,一个月三杆这样子。

  赵辉又了解了他们的生产流程。

  原来,所谓的工场也只是形式上的,工匠们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一个人一杆枪,从头做到尾。

  那这样的生产形式自然也是比较低效的。

  赵辉又仔细研究了下刚刚造好的一杆火铳。

  赵辉笑问这杆火铳的造匠,“这个火铳,发多少铳能不炸膛?”

  工匠以为是在责难他,忙跪地磕头如捣蒜。

  “大老爷,冤枉啊。这铁料都是工部供应的,小的只负责打造,什么时候炸膛只有天知道。有的铳,打几十发都不炸,有的打一二发就炸了,作不得数的啊。”

  赵辉命人将他扶起来,见赵辉没有惩处他的意思,那工匠的脸上渐渐有了血色。

  “我去试试铳。”赵辉拿起火铳,准备试一下这时代的火器。

  众太监与工匠们俱都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