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守襄樊> 第一章 梁都夜宴风波

第一章 梁都夜宴风波

有神的虎目,不怒自威,仿佛能洞察一切。腰间悬挂的长刀,刀鞘上镶嵌着熠熠生辉的宝石,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往昔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和主人的赫赫战功。

  坐在后排座位上的张平,被这突如其来的争论吸引了注意力,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胡须皆白的老者傲然挺立在殿堂中央,那威严的气场令人心生敬畏。他心中不禁感到疑惑,在这宫廷宴会之上,按常理大臣是不得携带兵器入内的,为何这位老者能够例外?于是,他轻声向前座的左航询问道:“这位大臣为何能持刃进殿?此乃宫廷宴会,理应遵循宫廷礼仪,禁止携带兵器才是。”左航微微侧身,压低声音,耐心地解释道:“杨业老将军乃是我大梁的三朝元老,一生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威名远扬。自先皇在位时起,便深受陛下的敬重与赏识。因其功勋卓着且忠心耿耿,陛下特此恩赦,允许他佩刀入殿,以彰显对老将军的特殊荣宠和对其功绩的高度认可。”

  梁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平静如水,眼神深邃似海,默默地聆听着臣子们的激烈争论。他心中明白,这朝堂之上的文武之争,绝非简单的意气用事或口舌之辩,实则反映了各方势力对于国家当前局势的不同见解与深度考量。战,意味着要动员举国之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无数将士将血洒边关,百姓也将承受战争带来的沉重赋税与徭役;和,则可能需要割地赔款,委曲求全,这无疑会有损大梁的国威与颜面,让天下人小瞧。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犹如一团乱麻,错综复杂,实难轻易决断。

  杨业老将军见梁帝尚未表态,便继续慷慨陈词:“陛下,老臣镇守西狄多年,对那些敌寇的凶残本性和狡诈手段了如指掌。如今若我大梁示弱求和,他们非但不会感恩戴德,反而会得寸进尺,认为我大梁软弱可欺,进而变本加厉地侵犯我边疆。唯有以强硬的姿态迎战,方能彰显我大梁的威严,让那些敌国有所忌惮,方能保我边疆百姓的安宁。老臣虽已年迈,但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老臣愿率麾下将士冲锋陷阵,哪怕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言罢,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标准而庄重的军礼。那坚定的姿态和豪迈的誓言,让在场的武将们热血沸腾,纷纷起身响应。

  “杨老将军所言极是,末将等愿追随将军左右,同赴国难,浴血奋战!”

  “我等身为军人,以战死沙场为荣,岂有退缩畏惧之理!”

  刹那间,武将们的请战之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宴会厅,那激昂的士气仿佛要冲破宫殿的穹顶。

  李健见此情形,心中焦急万分,急忙向梁帝进言:“陛下,切不可轻易开启战端。战争一旦爆发,无论最终胜负如何,都会使国家元气大伤,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况且我大梁以文兴邦,文化传承才是立国之根本。若一味崇尚武力,而忽视了文治教化,恐怕会失去天下文人墨客之心,失去民心所向。不如先派遣能言善辩、足智多谋之士前往敌国议和,许以丰厚的利益,或许能够暂时化解这场危机。待我大梁休养生息,国力强盛之后,再做长远计较也为时不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帝微微抬起右手,示意众人暂且安静。他缓缓扫视了一圈殿下的臣子们,目光深邃而睿智,随后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战与和皆非儿戏,此事关乎我大梁的生死存亡,需从长计议,慎之又慎。黄符所言边境危殆之事,确需引起朕的高度重视;李健所顾虑的文化根基与民心所向,亦有其道理;杨业老将军及众武将的忠勇之心,朕深感欣慰。当下,朕想先听听各位爱卿对于敌我双方实力的详细分析与见解,再做最终定夺。”

  于是,朝堂之上又陷入了一片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之中。兵部侍郎郭淮站出来,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据臣多方打探得知,近年来敌国新君登基继位后,大力推行军事改革,其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拥有多位能征善战、谋略过人的将领。反观我大梁,虽有杨业老将军等一批忠勇无畏的将士,但军队多年来久未经历大规模战争,实战经验相对匮乏。再者,我大梁边境防线绵延数千里,兵力分散,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御敌。一旦敌国集中精锐兵力突破我边境某一要点,我军恐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工部尚书王翰紧接着补充道:“陛下,从物力资源方面来看,我大梁虽富足繁荣,但近年来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物资。相比之下,兵器制造、粮草储备等关乎战争胜负的关键方面,虽有一定规模和储备,但相较于敌国全力备战的态势而言,仍显不足。”

  梁帝静静地听着臣子们的分析,眉头越皱越紧,心中的忧虑也越发沉重。他深知,大梁如今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绝非轻易可解之困局。此刻,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张平身上。这位布衣出身的客卿,虽未参与方才激烈的争论,但梁帝却对他寄予了厚望,期望他能在这关键时刻,提出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见解。

  张平敏锐地察觉到了梁帝的目光,心中一动,明白自己此时应当有所作为。他沉思片刻,然后缓缓起身,向梁帝行了一礼后,沉稳地说道:“陛下,草民张平以为,战与和并非绝对对立、不可调和。如今敌强我弱之势明显,若贸然开战,实难有必胜之把握;但若一味求和,正如杨老将军所言,只会助长敌国气焰,让其更加肆无忌惮。臣建议,可先选派能言善辩、机智聪慧之士前往敌国,以缓兵之计稳住局势,为我大梁争取宝贵的备战时间。在此期间,于国内全力加紧备战。整军练武,广纳贤才,充实军备,加固边防。同时,可派遣使者联络周边与我大梁友好之国家,晓以利害,争取与其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敌国。如此一来,我大梁便可在争取到的时间里,逐步扭转劣势,待时机成熟,再举兵决战,方为上策。”

  张平的一番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涟漪,让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梁帝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张卿所言,颇有见地。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业老将军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张平此计虽妙,但缓兵之计能否成功,使者人选至关重要。若派去之人不能应对敌国刁难,反而会弄巧成拙。”

  左航见状,挺身而出,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前往敌国,担此重任。臣定当竭尽所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为大梁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有利条件。”

  梁帝看着左航,心中颇为犹豫。左航在朝中颇有才能,若此次出使有个闪失,对大梁而言无疑是一大损失。但此刻,确实需要一位有勇有谋、能随机应变的亲信出使敌国。

  他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既如此,左航,朕便命你担任副使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