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以大局为重

  王莽则以六万大军独立作战,几乎是倾全国之力出击。

  四国联军十八万大军兵分两路,气势如虹。

  在大乾的都城阳翟,朝廷大臣们因为外敌威胁而慌乱不安,有人主张割地求和,也有人坚持抵抗到底。

  主和派多为年长的大臣,他们似乎更倾向于保守的做法,这让年轻的君主林川感到不满。

  林川皱眉问道:“公孙沅,立即汇报我国的军事部署和剩余兵力。”他意识到局势突然恶化,自己必须迅速掌握现状。

  公孙沅冷静回应,列举了各地区的将领和兵力数目:西部由蒙远统领三万大军;北方暴渊率兵一万。

  南方吴起麾下有二万二千士兵;东方则分为两部,一部由尉迟恭带领七千人马,另一部则是韩信独自领军。

  由于之前裁军以及地方驻军的需求,目前可调动的兵力仅余十三万人。

  “大王,或许我们应考虑与敌方议和,以避免战争。”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建议道。

  林川心中怒气暗涌,但他表面不动声色。

  他的谋士贾诩看出了林川的愤怒,并非因为提议本身,而是对这些大臣缺乏远见感到失望。

  朝中已然形成两股势力,一边是支持改革的新派,另一边是由后盖为首的老臣组成的保守派。

  新派人物如烛戊之、申不遇和王猛等积极推行新政,而保守派虽然权力不如从前,但在朝堂上依旧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面对主和的声音,林川决定直接挑战后盖:“后盖大人,请问你为何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和亲?”

  后盖微笑回应,心中却想着林川可能害怕他,于是傲慢地说:“显然,我们的实力不如敌人,割地求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林川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的两个人,他们曾在历史上留下足迹,参与过对抗荒国的大战,最终不幸被俘。

  林川对着这二人冷笑一声,挥手示意手下:“来人,把他们押下去。”

  贾富、刘备和宇文桓各自擒住一人。

  贾诩早已提醒过三人,知道今日若不立威,林川的新政策推行起来将困难重重。

  “大王,我可是三朝元老啊,怎么能这样对我?”后盖气急败坏地喊道。

  林川只是淡然一笑,懒得与他争辩,转而让身后的太监宣读罪状:“后盖位列三公,却纵容儿子为非作歹,更私自收受东凌贿赂求和……”

  随着罪名一一列出,后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之前的嚣张荡然无存。

  当赵大有带着证人和证据进入大殿时,后盖惊恐地看着这一切,脸色变得惨白。

  林川冷眼注视着他的反应,冷冷地质问:“后盖大人,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后盖想要否认,但面对铁证如山,他只能选择沉默。

  林川见状,怒火中烧,揭露了后盖私通东凌的事实,并命令赵大有审问楚使,迫使他供认不讳。

  在场的大臣们听闻后盖的背叛行为,纷纷指责他的不忠。后盖意识到局势已无法挽回,只得跪地求饶。

  林川对后盖的背叛感到失望,下令将其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家人沦为奴籍三代。面对其他官员的求情,林川严厉地警告了他们,并给予轻判以警示其他人。

  最后,林川的目光落在一直未发声的两位官员身上,询问他们的身份。原来他们是冯亭和公孙婴,在历史上虽不是最杰出的人物,但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之人。林川心中暗自思量,考虑如何利用这两人。

  随着一声轻响,屏幕上显现出两人的属性:

  冯亭:武力74,不甘屈居人下,深谋远虑和胆识超人。

  公孙婴:武力87,为人阴险狡诈,花言巧语风流子。

  林川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两人确实有可用之处。”

  他继续说道:“鉴于你们出色的判断力和能力,我决定任命冯亭为礼部尚书,公孙婴为正月将军。”林川深知,适当的奖励和适时的压力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励人才。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响应。林川的处理方式赢得了在场众人的尊重,他们知道这次得到了应有的认可。

  林川环视四周,带着满意的神情说:“我们的国家现在兵强马壮,东凌和其他小国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谁愿意出战?”

  “臣公孙沅愿率军出征!”

  “刘备愿做先锋!”

  “宇文桓愿随公子征战!”

  林川点了点头,意识到此次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兵力的有限性,“为了提升士气,我决定亲自领兵出征。”

  然而,申不遇立刻表达了担忧:“大王不可轻举妄动,您是国家的根本,不应轻易冒险。”

  烛戊之也站了出来反对:“大王虽用兵如神,但战场瞬息万变。而且大王尚未有子嗣,此举实属不妥。”

  面对大臣们的连续反对,林川感到头疼,但他坚定地说:“此乃国家存亡之际,我的决心已定,无需多言。”

  当烛戊之还想争辩时,林川阻止了他,并对众人说:“公孙沅,我给你两万士兵,前往封丘与韩信汇合,共计三万兵力,能否守住卫国的进攻?”

  “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