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第9章 汉末三杰的忧虑

第9章 汉末三杰的忧虑

p; “前些时日,波才大帅与其对峙,便是这般,我们....”

  不怪他们忧心,波帅之前与其对阵的情况历历在目,如今换了大哥,对方就会傻傻的冲上来吗?

  三十多万,就算是乌合之众,正面对敌也说不清谁胜谁负。

  他们这些人都能明白的道理,皇甫嵩作为战场老将,肯定也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李信仍然面色平静,斩钉截铁道:“汉军必须来,此战必须打!”

  “皇甫老贼,有不得不来的理由!”

  他声音铿锵有力,眸光坚定,态度毋庸置疑。

  作为统帅,最重要的就是时刻做到泰山崩,面色巍然不动的境地。

  要给予手下兄弟们强有力信心,若连自己都没决心,谈何统御他人。

  人心隔肚皮,李信虽然暂时统合了部分黄巾,但是真正归服者未知。

  很多人只是碍于大势,不得不抱团取暖,随着出城作战罢了。

  他不是波才,也没那个精力,与这些人勾心斗角。

  黄巾之中不服者众,为免夜长梦多,匆匆压服其他黄巾将领后,他便带领大军出城作战。

  天阴顺风,利己,此为天时。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半道击之,为地利!

  歼灭袁术所部,出师告捷,扫灭阴霾,全军士气可用,此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得其三者,只要皇甫嵩敢来,李信便敢纵兵决战。

  皇甫嵩三万九千名中央精锐,不但是豫州的剿匪主力,亦是大汉朝廷最精锐的刀锋,是为大汉四方征战的灭火队长。

  只要能歼灭这部精锐,整个豫州,乃至整个中原战区,短时间内便会形成,大面积的兵力真空。

  到时凭借麾下四十万黄巾悍卒,李信自可攻城掠地,横扫颖水以南,长江以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可以说,此战不但决定着,中原黄巾的生死存亡,亦决定着,李信和兄弟们的前程与辉煌…

  ......

  汉军后阵,高扬的纛旗下,皇甫嵩面色沉凝。

  一名名斥候,不断打马汇报:“报,大帅,十里外贼军主力正在接近!”

  “报,七里外黄巾迅速接近...”

  “报,敌军前锋不足五里...”

  随着情报不断被汇集,皇甫嵩内心隐隐有些不安,贼首这是在决心求战?

  是什么让其如此心急,难道发现了什么,还是有什么不得不战的理由?

  皇甫嵩眼眸微眯,果断下令:“传令全军,向东转进十里,驻地扎寨!”

  他心中思虑,暂时摸不透贼首底细,决定战术转移,观贼军反应。

  “呜呜!”随着一道道军令传下,三万多名汉军迅速调整队形,缓缓与黄巾贼军拉开距离。

  作为大汉名将,皇甫嵩迫切希望歼灭眼前贼军,却没有冒然进行决战。

  一个合格统帅应该有自己的战略节奏,掌握战争主动权,至少决战之地不应该由敌人来选。

  然皇甫嵩不战而撤,却惹恼了随军监事。

  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立时跳出指责:“皇中郎,贼军就在眼前,汝不战而退,是何意思!”

  “张监军,兵事凶险,谨慎为上!”

  皇甫嵩察觉到了某人的不渝,不得不再次解释道:“贼军此时抢占上风口,为天时,以逸待劳为利,歼灭袁术所部后,士气正用!”

  “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占,若贸然接战胜负难料!”

  “哼,汝不用糊弄于我!”

  张瑾毫不客气,作为张让的干儿子,监察全军,节制诸将,权利大的没边,更不惧皇甫武夫。

  他尖着嗓子反驳道:“咱家虽不掌兵,但有些道理还是看的明白!”

  “此为开阔平原,何来地利之说!”

  “我军歼灭波才,挟大胜之威来,士气当胜敌军百倍,更何况大汉精锐身经百战,还会惧怕一群乌合之众不成...”

  “我!”皇甫嵩气的脑仁疼,面对张瑾的胡搅蛮缠,心中火在大却不好发作。

  毕竟对方身为监军,又是陛下心腹,即使自己有怒也要忍着。

  他只得好言道:“张从侍,贼首不是一般人,此战凶险,不可大意...”

  “皇甫嵩,你不要给杂家讲那些所谓兵事道理,咱只问你何时破敌!”

  张瑾不耐,阴沉沉的盯着皇甫嵩一字一顿道:“颖川大捷,杂家已令人快马加鞭上报朝廷!”

  “如今贼兵反复,到时朝廷追责下来,任谁都担待不起!”

  “你可要想清楚!”他久侍龙侧,比谁都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帝心反复,到时候皇甫嵩被问责事小,若他这名阉人也被陛下迁怒,那才是真的要命。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