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焦点

我只想说想喝点牛奶太难了。”

  看到这,赵曼玲不自觉的笑了出来,随后又笑不出来了。

  她也体会到了这种苦。

  但这时,她又想到苜禾农牧大量出口的苜蓿,想着,“苜禾农牧养牛不?”“那么好的草,不拿来养牛可惜了。”

  赵曼玲又跑到本地社区下开了个帖子,问现在还有什么比较让人放心的牛奶品牌啊。

  很快,就有网友回复了她。

  “我喝燕塘。”

  “三元每天配送的鲜牛奶也不错,巴氏鲜奶口感醇厚。”

  “我家也是每天配送的鲜奶,厂家在郊区就有牧场,从挤奶到我家要不了12个小时。”

  赵曼玲想到她每天都是踩点上班,“就没有盒装的高温灭菌奶推荐吗?”

  “。。。。”

  “现在都快沦陷完了吧。”

  “没事,别听人瞎说,国产牛奶也可以喝……。”

  “有些大品牌还是不错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我亲戚从老家给带来的奶,感觉特好喝,在我老家那边还小有名气。”

  赵曼玲顿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什么牌子的?”

  “河西乳业的,有好几个子品牌,其中有个牌子的牛奶被我妈吹上了天。”

  河西乳业?

  赵曼玲感觉有点熟,她好像在哪里看得到,想了一瞬,“苜禾农牧!”

  “河西乳业是嘉禾旗下的!”

  “怎么一直没有注意到。”

  “下班去超市看看。”

  她又看起了其它信息,让她意外的是她那篇【华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吗】,也被搬运到了论坛里。

  同样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笑死我了,奶牛居然不配吃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是有失偏颇,我是崇明岛养牛场的员工,牧场养了2000多头牛,平常也都是买苜蓿和羊草喂牛,但草价太贵,甚至根本买不到草,饲料价格也每年都在猛涨,成本高涨,但原料奶又太低,牛场也快倒闭了。”

  “我以前在澳洲留学,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到中午都不饿。回国早上喝一杯牛奶,十点就饿了,就是蛋白质的含量少了。”

  “那苜禾农牧还大量把优质牧草出口到国外?”

  “奶牛场觉得草贵,但是种草的又不赚钱啊!”

  看了一会儿,赵曼玲也没理出个头绪,只觉得好复杂,她还是找她的牛奶去了。

  但找了一圈,才发现粤省没这个牌子的牛奶卖。

  我怎么这么难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大乳企的公关也取得了效果,地方媒体和各种官方媒体对奶业的关注少了下来。

  但老百姓总得有个发泄的地方,天涯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就成了最大的聚集点。

  而另一边,有关部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抽检。

  草业界人士的报告也递交给了G务院,但却迟迟没有结果。

  主要提出了四条意见,简要概括:一,确立苜蓿产业的战略地位;

  二,发展大规模的苜蓿产业基地,实施“苜蓿-奶业”安全工程,推广规模养殖的“苜蓿-奶业”模式。

  三,通过补贴,扶持奶牛饲养户广泛开展‘种植苜蓿,饲喂奶牛’行动。

  四,培育苜蓿产业龙头企业。

  【意见】的内容远不止这四条,其中免不了涉及各种是非。

  引起了相关利益方的激烈争执,只是也不好打口水仗。

  “当前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尊重相关事实和G情。”

  “散养不是标准化养殖,往往就在房前屋后,卫生环境不好,牛奶采集后保存条件有限,生鲜乳菌落群数更容易升高。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扩大养殖的规模,特别是优质规模化养殖的比例,改变奶源供求关系。”

  “那不是倒退吗?”

  国内原先也是有大牧场的。

  只是从1987年时,就提出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模式,把奶牛卖给农民,农民再把奶卖给企业。

  随后逐渐演变成了奶农-奶站-企业的奶源供应模式。

  “提高标准,倒逼质量提升,想法是不错。”

  “但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么70%的奶农都要倒奶、卖牛、杀牛。奶源供应紧张,可选优质奶源更少。

  当无奶可供时,乳企只能关门,消费者只能依赖进口,到时候国外想怎么提价就怎么提交,国民只能无奈接受!”

  “为了保护民族产业,就要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吗?”

  “要保护中小奶农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