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124章 社团活动月,启启动!

第124章 社团活动月,启启动!

  第124章 社团活动月,启……启动!

  重生前的李颜非常喜欢周三,周三的到来意味着一周的五天上课时间,即将过半。

  周三一过,本周的假期与上课日就五五开了。

  愉快的周五即将到来,最放松的周五晚近在眼前,一周下来最开心的周六接踵而至……

  套娃式的期待。

  或许很多年轻的上班族也有这种感觉,周三一过就觉得假期近在眼前。

  等到成家了,开始感受到身体有些下滑了,甚至有些人会恐惧周三。

  “这星期怎么这么快?”

  这话对年轻人来说是快乐的,但年龄越大越难接受。

  现在的李颜对于周三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珍惜每一天,为每一天的流逝平等地焦虑着,巴不得给每一天都安上一些特别的纪念楔子。

  十一月十二日,周三,他在起源中文网发布长篇小说《南宫少年》的日子。

  暂时收获了十三个阅读,没事,无所谓,或许这一天并不值得纪念。

  随着为期两天的期中考落幕,社团活动月终于正式启动了……吗?

  李颜想象中的社团活动月,应该至少也有一堆摊位摆成排,各大社团的成员们卖力展示社团工作成果,文学社的社刊、摄影社的照片展、舞蹈社的热辣表演……

  但是一整天下来,除了教学楼一条干干巴巴的横幅,还有校门口藏在大凤凰木后边的公告栏上有摄影社的作品,其他啥也看不着。

  到了晚自习,看到两大文学社的社长来到只有十二个人的零班宣传,李颜才反应过来。

  自己对社团活动的记忆来源于高中跟大学时代,那会儿所有人都住宿。

  相比起来,初中根本没啥能参加活动的时间啊。

  除了占用一下大家午休的时间,还有放学后搞他半个多钟,实在别无他法。

  难怪大家也不太重视,根本重视不起来。

  饶是如此,社长们还是自愿留到晚上——他们不住宿,就为了给为数不多的住宿生们宣传一下社刊。

  希望他们成为打工人之后可以保有这种热情。

  “花园文学社跟而已文学社正在联合筹划一个精彩的节目,还请大家多多期待,周五中午少睡一个午觉,我们在风雨操场等你们!”

  舞蹈社呢?她们没节目吗?这是李颜唯一的想法。

  不过零班的同志们对于文学节目兴趣颇浓,讨论得还算热烈。

  尤其是跟李若飞和朱青伦这两位“主笔”。

  李颜已经听见苏雅大声念着某句话,来自李若飞发表在花园校刊的短文。

  大家听完连连拍手称赞,开始了解析,并直接询问作者这么写的目的。

  简直是处刑……现场版让作者做自己的阅读理解题。

  “我家门前真的就是两颗枣树!”——鲁迅。

  看着李若飞脸都笑僵了的模样,李颜打死都不能给这群人看见自己写网文。

  那边朱青伦就更惨了,《而已杂谈》收录的全是时评杂谈,他自己确实有水平,但大部分初中生能写出什么有深度的东西来?

  特别是编辑自己也是初中生,过度激烈的情绪、中二的倾向、偏激的观点……更受青睐。

  零班特招的这些人还是能读出朱青伦文字相比其他作品的成熟,结果问出了更死亡的问题:“青伦,你觉得《论应试教育》这篇比起你的,怎么样?”

  好家伙,让作者亲自踩一捧一。

  看着朱青伦涨成猪肝色的脸,李颜打死都不能给这群人知道自己写时评。

  好在暂时两位好兄弟没有cue自己转移火力,姑且安然躲在角落岁月静好吧。第二天的语文课,郭启文把他们仨都点了一遍。

  当郭老师举起《临江文艺周刊》,开始跟大家介绍这份刊物的分量时,李颜已经开始抖腿了。

  班主任也是深谙装逼之道的同道中人呐。

  什么“含金量”、“最权威”、“第一省级文艺刊物”、“试金石”,听得李颜毛孔都舒畅了。

  “最新这期,有一篇散文,名为《凛城烟火》,文风怡人,以小见大,只写人与事,却引发许多对‘家乡’这个命题的思辩,仅仅两千字,干练、余味悠长……”

  “难得见老郭这么夸人,”白晓生点了一下李颜背,凑近了小声说道,“凛城诶,写的还是伱家那边。”

  “文章是我们班李颜同学写的,这里有几本,大家可以传阅一下,好好欣赏。”

  全班哗然。

  李颜分明看到前桌整个人僵住了,跟被定了身一样。

  白晓生直接目瞪口呆,李颜也后仰身子靠近他,说道:“嗯,我当然写我自己家。”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403兄弟团们的表情也很精彩,不过李若飞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甚至看上去还有点……欣慰?“李若飞同学也在《临江文学周刊》的子刊《临江文艺》上边,发表了一篇散文,文字功底了得,也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好学习。”<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