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官上任

  来人身材微胖,看着有五十多岁,穿着夹克衫西裤,像是个上级领导。身后跟着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小伙子。

  小伙子身高至少有1米8以上,一身休闲装扮衬得双腿修长,竟然是好久不见的林周。

  刘书记和田福顺赶紧起身相迎,和中年人握手:“李部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此人是县党委组织部的部长,名叫李长安。

  “我今天来,是送田馨同志的村官任命书。耽搁了很久,让你们村委还闹出了这个误会!”

  任命书终于来了!

  田福顺和田馨都松了一口气!

  李长安拿出任命书,对众人说道:“这个田馨在考核期间的表现很优秀,尤其是面试环节,给负责工作的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来就是正式来通知。这是任命书,任期是3年,负责配合村委的各项工作。”

  李长安说完,刘晨和刘书记的脸一下就变了。

  怎么这个节骨眼上,县里的人就来了?

  这个事情不是说好了吗?怎么任命书这么快就送来了?

  刘书记的内心再波澜,面上也没有太难看。毕竟干书记这么久了,人情世故还是懂得。

  几人赶紧让田馨上前。

  田馨看到红色的印章,心这才放下了。

  拿到任命书的第二天,田馨就开始了工作。

  她现在有一身的牛劲儿。

  田里,大家都在凿水井,忙活的热火朝天。

  田馨转着查看情况。

  “大家都麻溜的干起来啊,这段时间辛苦一下。”

  “馨馨,你这新官上任,是要烧哪三把火啊?”村东头李大爷和蔼地问她。

  “爷,我们先凿井,完了种柿子树,村子再开办个采石场。”

  “菜市场?咱们这村子要菜市场干嘛?”大爷耳背乱打岔。

  “是采石场,采石头加工成石料卖钱,不是菜市场。”

  这三条举措就是田馨后来在会上提出的关于村子未来5-10年的发展规划。分别是凿田井、种植柿子树、开办采石场和熟料厂。

  小湾村地属西北,常年干旱,田里的粮食作物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二十年前,大家种上了花椒这种耐寒的作物用来增加经济收入。

  但由于不懂得技术方法,大部分的地还是开荒的坡地和沟底。产量连年减少,到了现在,大部分农户都还只是填饱肚子,能有盈余的要么是有工作的和技术的,要么就是种植面积多。

  所以这个水井非常必要,不光是为花椒,还有柿子树。

  “这凿井我知道,浇地嘛。种这柿子树干啥啊?咱村种的柿子都没人吃。”三叔问道。

  “这一批柿子树是新品种,咱们不是为了吃柿子。是为了带大家加工柿饼。”

  “柿饼?做成柿饼就能卖钱了?”

  “对,不光能卖钱,还能卖大钱,做得好的话,比花椒值钱。”田馨边走边给大家讲种柿子的好处。

  “那敢情好,那就种。”

  上一世,田馨所在的邻县,就是种植了品种优良的柿子,经过二次加工,成为了一种风靡全国的地方土特产——柿饼。

  这个技术学到手,不但能增收,还能让村子里的这些妇女都能有一技之长,就算是去别人家加工柿饼,也能得一份收入,不在靠和伸手向男人要钱过日子。

  “大家加把劲,采石场和熟料厂现在已经开始建了,过几个月就能正式投产,家里有找工作的小伙子,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采石场的设立是为村子谋的福利,实际生产是外包形式,每年有一部分的分红可以作为村上的活动资金。

  先对外公开招标,让有能力的老板参与竞标。拿到开采证之后,采集石头加工成熟料,在转卖给县里的水泥厂。

  不论是采石场还是熟料厂,开办以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不论是技术工人还是运输司机,都需要人。

  田馨最开始的初衷,就是想让村子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去谋份差事,有份稳定的收入。

  当然,这件事村里也得出面。由于田馨是发起人,所以在厂里挂了个名,有啥事找不到厂长就可以来找她。

  所有工作有条不紊得进行了半年。水井凿好的时候,正好开春。

  该种树了,田馨却发现有农户慢慢的不来领树苗了。

  种树工作至关重要,错过时间就得再等一年。田馨赶紧到地里查看情况。

  ?一队地头,一部分人开始拔种好的树苗,准备翻地了。

  “怎么回事,李叔,怎么都拔了?”

  “种这有啥用,占地不说,还浪费化肥。你们这些人成天瞎指挥,让人种啥就种啥,也不管能不能换钱。”

  “对,就是就是,你们让种是完成工作呢,也不考虑中这个有多辛苦,能不能让大家赚到钱,从开始到现在都没个说法。”

  “对,不种了,有这时间不如多弄点花椒、粮食。”

  “大家听我说,不是这样的。”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