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燕颂> 第22章 策问(上)

第22章 策问(上)

了新任蒙古大汗。而阿里不哥的长子明里帖木儿虽夺位失败,但最终刺甘失甘也无法将其剿灭,只得封他为辽阳王,令他统治自上都以东的土地。可想而知,如今殿下的对手,这位蒙古的辽阳王更加的缺少来自关内的物资。”

  听着张恪的话语,燕行云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张恪,你说这些做什么?难道你想让我倒卖盐铁粮食给蒙古人?现在的蒙古人本就是一群饿狼,养肥了他们我不要说收服辽东,骨头都要被这群饿狼嚼碎了咽下肚去,说不定蒙古人势大之后还会破关南下,你是要我通敌卖国吗?”

  说到此处,燕行云猛然停住,他忽然想起张恪一家背负的就是通敌卖国的罪名,自然不可能劝他这个燕王世子去暗通蒙古。燕行云自觉有些失语,心中有了微微的歉意,所以停住了话头,等着张恪解释。

  张恪听到燕行云的质问,并没有惊慌失措的解释,反而笑着说道:“殿下的养气功夫还是没有练到家啊,我还以为殿下可以一直波澜不惊的等我讲完。”

  听到张恪如此回话,燕行云不禁有些气恼,用手指着张恪说道:“张恪,不要以为我赏识你你就可以放肆。你今天要说不出个条理来,你今晚就可以回你的马厩了。”

  经过了这一番插科打诨,两人间的气氛倒是轻松了几分。张恪也更随意洒脱了些,接着说道:“铁器肯定是不能卖给蒙古人的,盐也要管控。但粮食和茶叶的买卖一直也是有的,而且因为这些年关防严密,蒙古人能买到的粮食盐铁都少了。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也高了许多,所以有不少商人暗中走私粮食盐铁甚至军械给蒙古人以牟取暴利。这种事情堵是堵不住的,总会有人会为了钱去铤而走险,所以不妨放开一些商路,卖些粮食、香料、茶叶和盐给蒙古人。这样反而能抑制一些对于铁器和军械的走私,毕竟有了能挣钱的活路,敢冒灭族风险的人自然会少些。而我们也能对卖给蒙古人的东西有些把控,商路的畅通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蒙古人的情报,我们的探子也能随着这些商人深入辽东刺探些情报。”

  燕行云还是皱着眉说道:“走私铁器的暴利可不是开放商路买卖粮食能够打消的,依然会有亡命之徒为了钱不要命。而且我们也没有禁绝商路,现如今不也有许多行商往来吗?至于你说的刺探情报,我们能刺探蒙古人的虚实,蒙古人自然也能打探我们的底虚实。这些满身铜臭的商人为了钱什么不能卖,什么不敢卖。”

  张恪接着解释道:“殿下,这些年虽然无论是朝廷还是我们燕国都没有禁绝对于蒙古人的贸易,每年朝廷也会用粮食从蒙古人那里换取牲畜。但在这辽西,因为这几年粮饷的欠缺,各州府对于来往行商的盘剥日益严重,今年在两辽间往来的商人不足最多时的三成。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当然这也不能怪这辽西的官员,毕竟在这养军备战人吃马嚼,税赋收不上来,那就只能盘剥这些还有些财力的商人。但殿下来到这辽西,近几年辽西的军饷应该不会欠缺,那么如今就不该再行此杀鸡取卵之事,而是应当鼓励商人往来。殿下应禁止各州府反复盘剥,只在进出辽西的关卡收一次关税,且税率应设在十五税一,最多不能超过十税一。而且,这些往来的商人大多是从锦州前往辽东,他们最合适的路线当是从锦州沿海直达山海关。只不过从锦州到山海关一路并无州城,这些年辽西驻军也忙于应付蒙古人的侵扰,无暇他顾,导致自锦州至山海关一路多有强盗劫掠。殿下如果下定决心兴商,就得清剿这些盗匪,并在锦州至山海关之间择一合适地点筑城设军,以保护商路。”

  燕行云听完思忖片刻后微微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这几天我也想着将这些盗匪清剿一番,所以我已令韩熊派人去城内那些商人那打探些消息。”

  张恪眼睛一亮说道:“殿下早已想着恢复商路吗?”

  燕行云摇头笑道:“那到没有,只是前几日进了次城听说了些消息,那日又碰到韩熊他们奉命去锦州城西寻觅盗匪踪迹,想着反正闲来无事,也是个练兵的机会,就拿这些盗匪练练手而已,不过你说的筑城一事.........”

  燕行云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张恪已明白此间难处,接着说道:“在下知道辽西的财政捉襟见肘,很难在短时间内筑起新城。不过只需在清剿盗匪后,在锦州至山海关中段先设立一座营寨,留下几百精兵,往来客商过路时自会在营寨周围休憩。只要来往的人多了,就会有人在营寨周围定居住下,做些小生意,等到形成一定的规模,辽西的财政也宽裕些时,再筑起外墙,一座新城也就初具雏形了。而殿下能为辽西新增一县,也是一桩不小的功绩。”

  燕行云听完赞许的点了点头,认可了张恪的说法,随后示意张恪接着说他的第二策。

  喜欢燕颂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燕颂(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