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夫妻俩走之后,郑春燕也没急着做午饭,喝点水歇会儿。
郑春燕问儿子:“你不会嫌我给你大嫂拿的东西多吧?”
张大海摇头:“不会啊。”
“我也就是瞅着那几个小孩可怜,当娘的可真够狠心的,说改嫁就改嫁了。”郑春燕这么解释一句。
说起来两人对张大山这个养子挺好的,两口子算不上什么大善人,但对养子的态度一致觉得既然养了就当自家孩子养。养都养了,不好好对孩子,再养出个仇来图啥?
当然,跟张大海这个亲儿子比起来,一碗水端平是做不到的。不过两口子觉得这也没啥,别说大海是他们亲生的,就其他人家,偏心个小儿子太正常了。两口子让张大山吃饱穿暖,还让他读完了小学,也不随意打骂他,别人家亲生儿子都不一定有这待遇。
当然,前提也是张大山是个知道感恩的,要是个白眼狼,夫妻俩也不想把这份心喂给狗。
“还剩半条鱼,中午炖上吧。”郑春燕道,“再给你爷俩弄碗鸡蛋汤。”
张大海道:“娘,你多热几个馒头,下午干活多吃点实在的。”他现在胃口可比在现代的时候大多了。
“行,我再捏几个菜窝窝。那个,下午你就别去了。”郑春燕说道。
张大海正好也有事做:“呃……也行,下午我钓鱼去。”
这天傍晚,张大海又提了一条鱼回家。
转眼过了十天。
这天下午,张大海去卫生所拆线,之后也不回家一直在街上瞎溜达,然后傍晚的时候跑了趟澡堂子花五分钱好好泡了个澡。等出来后神清气爽,他感觉终于把自己给搓干净了。
等夜幕降临之后,张大海开始行动起来。
城西人住的杂,巷子窄小路多。东拐西拐的,张大海背着个麻袋进了条僻静的小道,在一家小院门口停下。
天气还冷着,张大海给自己围了条黑色的围巾,他包上口鼻正方便遮掩样貌。
敲了三下门后,张大海便耐心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门,简单的被问了几句,便被放了进去。
等进了院子,张大海发现人还不少,都是来买东西的,大家也不出声,选完付了钱便离开,谁也不认识谁。
张大海扫了眼安静得诡异的院子,这便是他今天的目的地——黑市。
明面上私人不能做买卖,但私底下就另一说了。黑市自然不少,荒废的屋子,桥头底下,反正都是些僻静的地方。
而张大海挑的这个是据说背后比较有势力的,卖东西也收东西,正适合他出手一些存货。
张大海进来后也没着急,先看了看摊子上的货,发现多是吃的,还瞅到不少紧俏的东西。
等看完,张大海便找到管事的,小声说了自己要出东西。
“什么东西?”
张大海特地换了口音:“毛毯。”
张大海空间里存的东西真不少,不过他毕竟不是个多仔细的人,当初也就抱着未雨绸缪甚至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的态度收集的物资。
米面油粮肉蛋奶,衣服鞋子和自保的工具,一股脑的准备够量之后,别的东西就随缘了。至于怎么个随缘法,遇到了还觉得便宜,脑子里正好还冒出来“可以存一点”。
而张大海麻袋里这二十条毛毯就是这么来的。
有次他出去旅游,正好遇到乡下赶大集,凑热闹去看了看。便看到这种大红色,大花朵,用现代人目光看来特别土气的毛毯,在张大海看来实在便宜,便一股脑买光了人家摊子。
管事的验了下质量,红色的大花在现代看来土气,在这时候人眼里却特别喜庆,还厚实,是好货:“还行,收了。”
两人之后谈了下价钱,张大海便以15块钱一条的价格把毛毯出手了。
管事给张大海递了根烟:“听兄弟不是这边口音。”
张大海便按事先打算好的说:“出差,恰好路过。”
管事的试探着问:“以后还能顺便来咱这小地方不?”
张大海便说:“有机会。”他还能再卖几次毛毯。
管事的一听高兴,虽然不知道底细,但多条货源是件好事。
出了院子,张大海手里拎着电棍快速离开,谁知道有没有人盯上他,毕竟三百块钱可不少。
出了西区,这时候已经挺晚了,他不想走夜路回去,便带了点东西,去镇上一个狐朋狗友家凑合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张大海在国营饭店买了十个鞋底大的烧饼,边吃边赶路。
“五分钱一个的大烧饼,真便宜,不过还得要粮票就麻烦了点。”张大海心里计划着,“下次看看能在黑市淘点票不。”
他空间里东西不少,但并不打算都拿来换钱。物资匮乏的时代,东西可比钱有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