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修行古书

  趁着白蜡烛还没燃尽,今天在阴间还有一些时间,宋妙竹就这么飘在阴木箱边,翻看起了香云给她的书。

  这些来自上一个修行时代的书,历经几千年,仍然保存的非常完好。

  “《长春功(上)》、《修行四艺入门》、《五行小术法》、《吐纳术》、《灵草大全》、《中原坊市地图》、《妖兽图鉴》、《炼气士必备常识》……”

  宋妙竹每拿起一本先大致看看书名和主要内容就放下了,香云姐姐说的不错,这些书在当时应该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修炼秘籍。

  真正的修炼功法都没几本,不过胜在功法、术法都有,就算是常识类,也能让她好好了解当时修行界的情况,这就足够了。

  翻到最后一本,“《引灵诀》?”

  宋妙竹翻开看了一下,这书里记载的还真是当时引气入体的办法。

  按书中说,当时的修行者要正身坐于蒲团之上,两掌心、两脚心、头顶百会穴头心,五心自然向天,接引灵气入体。

  当时的修行界认为天地分五行和阴阳,人体也分五行和阴阳,通过五心朝天的姿势,修行者的身体能和天地接轨,感悟天地与自然之道,从而吸引灵气入体。

  打坐过程中,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后,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灵气光点,能吸引什么灵气光点,就说明有什么样的灵根。

  灵根就是修行者修炼的根本,有灵根才能修炼。

  天地分五行阴阳,灵气也分五行阴阳,金灵气是金色的,木灵气是绿色的,水灵气是蓝色的,火灵气是红色的,土灵气是黄色的。

  阴灵气是灰黑色的,阳灵气是白色的。

  但是有五行灵根,却没有阴阳灵根。

  宋妙竹此前看到的灵气光点,似乎不是书上说的任何一种。

  虽然和阳灵气一样都是白色的,但是却带着彩色的微光。

  而且也只有这一种光点。

  不过书中对灵气的描述,和她看到灵气时的感觉倒是挺像的。

  或许现在的灵气光点外形上和当初有一定的差异也未可知。

  另外,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

  书中说,引气入体时进入天人合一状态后,才能看到各色的灵气光点,把灵气光点吸纳到身体里转化成灵气,就算是引气入体成功了。

  可宋妙竹是在折纸扎的过程中看到的灵气光点,就随便坐在竹板凳上,没有打坐,也没有闭目静心,更没有灵气光点进入她的身体,灵气光点只对她的纸扎感兴趣。

  看起来这《引灵诀》好像对她没有什么帮助,宋妙竹放下了它,又去看别的。

  趁每日闲暇,把这一箱子书都看完后,宋妙竹再回过头来看这本《引灵诀》,终于发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上一个修行时代的修炼规则,基本可以总结为“感悟天地之道”这六个字。

  无论什么功法,都是通过“感悟天地之道”来吸引灵气入体,凝精聚气淬炼己身。

  《引灵诀》中五心向天的打坐方式就暗合当时天地五行学说,而天地五行学说便是当时对天地最根本感悟。

  这么一来,这打坐的姿势,其实也是为了“感悟天地之道”,从而吸引灵气入体。

  换到如今,不同的修行时代,修炼规则变了,“感悟天地之道”这一套肯定行不通了,那么天地五行学说,很可能也不管用了,灵气光点还是不是对应五行阴阳也是不一定的。

  抛开《引灵诀》中引气入体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只看每一个步骤的本质。

  这《引灵诀》的引气入体方式,总结起来其实就是用暗合修炼规则的方式,吸引灵气光点,从而引灵气入体化作自身灵力。

  如今的修炼规则是什么,对比上个时代的情况,其实也不难发现端倪。

  上个修行时代,“感悟天地之道”是最根本的修炼规则,所以无论是引气入体,还是后续的修炼功法,运用灵气的术法,乃至于出现的灵草灵兽,都紧紧围绕着这个规则。

  引气入体是感悟天地之道,初步引灵气入体。

  修炼功法是让自己更加契合某一天地之道,从而吸纳更多的灵气,化为灵力。

  而术法则是将自己的灵力以合乎天地之道的方式用出来。

  要引气入体,必须要吸引灵气,反过来能吸引灵气的,肯定就暗合修炼规则了!

  宋妙竹是在做纸扎的时候发现的灵气光点,虽然它们没有进入她的身体,但也足以说明,她做纸扎的这个行为,绝对是暗合修炼规则的。

  那么她只要强化这个行为,或许就能有所收获。

  几千年前的修行者们,也不是一下子就引气入体成功了的。

  灵根纯净的,勾勾手指头,灵气就涌入了身体,灵根驳杂的,就得慢慢的,一个个捕捉灵气光点,难度呈百倍上升。

  虽然现在也不一定还有灵根一说,但引灵气有一定难度也是很有可能的。

  从此,宋妙竹勾引灵气光点失败了也不懊恼了,失败了再尝试就好了。

  做纸扎能吸引灵气光点,那她就一个劲儿的多做!

  每天吸引的灵气光点到极限后,她也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继续练纸扎手艺。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