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言情女生>大宋瓷娘子> 第四十六章 称量亲情的价值

第四十六章 称量亲情的价值

  老金头的碎碎念中,叶青釉的脑子也逐渐开始清明起来——

  对方最后这话,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毕竟不用脑子也知道,如今需要用到这条律法的都是什么人?

  不肖子孙。

  也只有不肖子孙,才会不肯出敬老钱,从而用上这条带着强制意味的律法。

  换而言之,上面标注的金钱,本来就是十分‘极限’的临界点。

  少了,老人家失去最基本劳作能力之后,没法靠着这笔钱过活。

  多了,子孙们可能也不会出。

  所以,才有这个数额的规定。

  若是真的按照官府规定,给最低的五百文,不仅传出去会让叶守钱夫妇没有办法做人,便是如今谈分家事宜,应该也不会有那么简单顺利。

  叶青釉心中稍稍舒展了一些,老金头又碎碎念了几句不成器的儿孙,便重新将话题引回了分家上:

  “那现在就开始写?”

  “你们想要写断证,还是期证?”

  又是没有听过的东西!

  叶青釉在众人身后探头探脑,深怕错过了什么东西,又吃到什么奇怪的亏。

  所幸,这回还真的没有什么亏要吃。

  叶青釉不知道‘断证’和‘期证’,叶家的其他人也没有经历过分家,自然也是不知道。

  见到叶家人面面相觑,显然口舌功夫较多的老金头便解释道:

  “毕竟口说无凭,分家这种大事情,自然是要有凭证。凭证有两种,断证和期证,都是分家时所作。”

  “断证就是一次性凑齐定好商量好的钱数,过公文明堂,直接两清,往后便没有什么敬老钱的事儿烦忧,这种通常是儿孙在外经商,几年也不见回来一次的人立的......”

  “而期证就是敬老钱一年一交,通常是年初岁末,凭信也拆作四份,父子各一份,村正一份,官府一份,若是不交,到时候是罚是打,也有由头。”

  “.......叶老哥,你们这是,还没商量好这个?”

  老金头显然有些吃惊,犹豫了一下,站起身说道:

  “要我们先出去,你们家商量一下不?”

  有老金头牵头,其他老者也纷纷站起身,显然觉得‘商量’的事儿很有必要。

  叶青釉惯会看人脸色,沉思数秒之间,霎时便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觉得这件事很有必要,甚至她也觉得很有必要——

  说到底,这就是买断制和分期制的区别。

  和寻常买断制不同,这种分家给敬老钱的事儿,其实有很重要的一点。

  这一点不是什么时候给敬老钱,也不是能否一次性掏出那么一大笔的钱.......

  最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老人家能够活到什么时候。

  活一年,活十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一开始,给多少的敬老钱,都是由‘寿命’这个大前提说了算。

  若是按照一年一交的期证来算,那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老人家能活多久,自然就能够领多久的敬老钱。

  等老人家一死,儿孙再收拾收拾老人家的被褥床盖,找找有没有‘漏网之鱼’,找到了便拿那钱置办棺材丧葬,没有寻到的话便自认倒霉,一边直呼晦气,一边掏钱下葬.......

  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正常到说出来可能有些人甚至会觉得刺耳。

  而让叶青釉心脏逐渐加快的‘断证’,却是更加的有意思。

  根据老金头所说,‘断证’通常是外出不能及时交钱的人所立的。

  不能及时回家,不能侍奉老人左右,不能及时送钱,所以要将钱提前结清,也算是提前将该尽的孝心一起尽,以防后续有什么纷乱事说不清......

  而这里最耐人寻味的一点便是,如此一来,立下断证的人,就好像是提前‘斩断亲缘’一般。

  这才是断证中‘断’的由来。

  这世上,没有人能够提前预知他人的死期,孩子不能,大人,老人不能......除了凶手,没有人能。

  所以,立证人往往会多估算一些老人的年岁,然后一次性收齐银子,交给老人,老人想要怎么花钱,那都是他们的事情。

  斩断亲缘......

  一笔银子花出去,便不用时时扯上关系。

  什么年初岁末送敬老钱,同原先恶心人的叶家有牵扯......这些事儿,通通都没有。

  往后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若是他们家以后真的能赚银子,这家人还要附骨吸血,只消一句‘断证已成’,事儿,也就该了了。

  叶青釉的心跳动的越来越快,可就在这么千钧一发的时候,她自己捏了捏怀中藏着的荷包,顿时自己给自己浇了一盆十二月的冰水——

  没钱!

  想法很好,可钱从哪里来?!

  就靠她怀里那几十个铜板,买几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