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好之后,杜不寒上奏折给朝廷,史玉皎写塘报给兵部,发出去之后,没等几日便有了回复——准奏。
之后,他们从黔州府那边买来不少的桑树苗,趁着冬季来临之前,把树苗种在了地里。这次史玉皎遣来种植桑树干农活的是军中的小女郎们,这些都是她先前在黔地收养的弃婴,自幼养在军中,个个都练得一身武艺,矫健的很,不到十日便栽种完毕。或许明年开春,就能看到桑条初秀,桑叶正肥的春景了。
种完桑树苗,皇帝答复西南兴商的奏折来了,同意在西南兴商,但不准开市。但也没把话说死,大意是要等到大理段氏覆没,滇地各处皆设卫所,屯田见成效之后再行此事。
朝廷能同意在西南兴商已是好事,要尽快着手准备起来。
沈持高兴地对杜不寒说道:“杜大人,要想让商行活跃起来,进出鹤州府的路要休整好,尤其要把此地的强盗、游侠一网打尽,才能让商贾们平安来往啊。”
各地的商旅也才敢来。
“沈大人,”杜不寒精神奕奕地说道:“本官也正在思量此事呢,咱俩啊是一拍即合。”
然后他俩几乎同时看着对方:“为防游侠、强盗作案,要多招募些衙役才行……”
说完二人哈哈一笑:“又想一块儿去了。”
说干就干,杜不寒当即召集府衙的官吏来议事,商讨招募衙役之事。排在微末的教谕岑稚也来了。
府衙的堂屋里,众人各抒己见,毫无拘谨扭捏之态。岑稚轻瞟一眼沈持,只见他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随和之中透出几分上位者的威严,入仕的这几年,他看起来深谙官场人际,任何时候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沈持留意到岑稚的目光,微抬下巴看向他:“岑大人对此事怎么看呢?”
岑稚显然没有跟上沈持的节奏,他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沈大人,下官……下官以为招募衙役甚好,甚好……”
众人都看着他:“……”这不废话嘛。
沈持没有情绪地对着岑稚笑了笑,又被别人拉去说话。
……
两日后,鹤州府贴出告示,募壮年体健貌端的男子为衙役,优先录用有武艺傍身的。负责此事的府衙书吏白日里搬着桌凳带着笔墨纸砚坐在衙门口,专侯人前来报名。
别说,城中百姓看到告示后奔走相告,很快衙门口就聚集了一圈前来报名的壮汉,有人高声问:“小的北地的家中还有许多个练家子表兄弟,写信回去叫他们来赶得上吗?招募到何时?”
“快写信回去,”书吏眼睛一亮:“什么时候来知府大人都要,缺人呢。”
众人哄笑。
……
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几场雨下来,西南骤然变冷,沈持和户部在滇的官吏对鸭池城的粮食盯梢更严格了,算着他们已经没有几口余粮了,便放几家粮商运粮进去,果然,粮食一到,不管叫多高的价格,都被疯抢一空。
缺粮的程度远远超过预估。
之前听了沈持的话,屯大量稻米的秦家商行这次赚得盆满钵满,回到鹤州府后带着贺礼来谢:“日后沈大人有用得着的地方尽管说,秦家绝无二话。”
沈持不肯收礼,谦逊地把他送到衙门外。当日他回到营地,对史玉皎说道:“大理段氏这次买了极高价的粮食,气不过,说不定要派兵来袭鹤州城,你小心些。”
果然,没几日,斥候来报,说大理国老将王膺领五万来袭。嚯,来势汹汹啊。
狼烟一起,有人心惊胆颤,有人兴奋不已,比如史玉展这家伙。他嘿嘿笑道:“小爷立军功的机会来了,大理段氏真孝顺,小爷想什么他们便送什么来。”
沈持很是淡定地说道:“从这次鸭池城疯抢粮食来看,王膺手中未必有许多粮草,他们底气不足,人多也未必能赢。”
史玉皎:“嗯,我知道。”
只是每次打仗,无论输赢,都有同袍战死,想来总是令人伤感。她又命斥候再探鸭池城还有多少兵力。
隔日,斥候来报,说世子段清川与丞相段弼领兵三万防守鸭池城。
史玉展说道:“姐,姐夫,王膺的五万兵马着实吓人,我们不宜与其正面交锋,每日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只让我带骑兵不定时去打一下便撤回来,另外,给左氏土司送信,请他们出兵,直捣鸭池城,报之前的仇,如何?”
段清川那个草包管什么用。等王膺得知鸭池城被困,率兵回去营救之时,他们再出兵全力追击,胜算很大。
这次对他们来说,是一举击败大理段氏的良机。
第187章
让左氏土司出兵鸭池城, 哪怕只是围而不攻虚张声势,都会让王膺有后顾之忧,无法一心攻打鹤州府。
用兵之道, 攻心为上。①
此计策可。
沈持看了史玉皎一眼,从她欣慰的神情可以看出, 显然她是认可这个战术的,他在心里默默说了声:玉展这小子可以啊。
“左氏土司那边, ”沈持说道:“我去当说客吧。”
让人家出兵不是小事,随便打发个人去定然不行, 他跟左氏土司打过几回交道, 也算是老熟人了。
史玉皎犹豫了下:“我原是想让苏将军去的。”
沈持笑道:“嫌我跑的慢还是不能打?”
&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