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br />
  “我们去没玉村找你,”裴惟说道:“沈夫人说你到书院去了, 我们又去书院找你, 赵秀才说你来孟夫子家了。”他们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沈持,算着时辰他该祭完祖了, 立马去了没玉村沈家。

  哪知和沈持走岔了。

  沈持点点头:“听说孟夫子病了, 我来看看他。”

  裴惟担忧地问:“夫子怎样?”

  沈持:“还好, 受了些小风寒。”

  “那还好,”江载雪问他:“你此番几日回京?”春闱登科后,朝廷给新科进士一个月的时间回乡省亲,而后该到哪儿任官到哪里去, 但这包括了在路上的时间, 这么一算, 沈持在家中停留不了几日。

  沈持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以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到工部去观政,如今有个西南黔州府矿物之事……”

  他还未说完,江载雪就讶道:“你一个状元及第的翰林去工部观政?”

  没听错吧。

  在他对官场有限的认知里, 当朝进士及第点了翰林的新贵们是不会考虑工部的,连眼神都不会分一个。

  裴惟也用质疑的眼神看着他。

  沈持不欲就此事多说:“待会儿路过书院我想顺路去看看周夫子他们,一块儿吗?”

  “走吧,”江载雪一边走一边追着他问:“归玉,你真……的要去工部啊?”

  沈持仅以一笑回应他。

  他们到了书院,进门看见两个八岁上下的半大孩子不知因什么事起了争执,在这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的岁数,谁也不让谁,动手推搡起来……

  沈持笑道:“我们那会儿也是这样过来,这一晃都九年过去了。”

  正忆往昔呢,周渔周夫子一路小跑过来,对着两个挥动小胖手打架的蒙童喝斥道:“不许在书院里打架,许青上,谷霄去把《学规教条》抄二十遍。”

  两个蒙童听见夫子来了,撒开对方便跑,一人跑得连鞋子都飞了出去。

  沈持他们不由得笑起来,笑声把周夫子招了过来,他扭头看了一遍以为眼花了,走几步又转过头来:“沈……状元郎?”

  “学生沈持,”沈持走上前对他深鞠一躬:“见过周夫子。”

  周渔还不到三十岁,但一年一年被顽童磋磨,脸上有种老父亲般的疲态,他细细地端量着沈持,见他今日仅穿一身素青色襕衫,头戴四方巾,仍做读书人打扮,心中只觉如当年一般亲近:“哎呀呀,前几日礼部送喜报来禄县,我就在想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江载雪和裴惟也过来跟他打招呼。

  说了会儿话,沈持辞别周渔,又去拜见其他夫子们。最后还去食堂赵秀才那儿蹭了顿饭吃,走的时候每人手里还拿着块卤肉,连吃带拿的。

  出来书院,沈持说道:“周夫子是不是也不曾娶亲?”

  “嗯,他和孟夫子一样,”江载雪说道:“都未娶亲。”

  “江兄你还好意思说他们,”裴惟笑道:“你如今已过弱冠之年,亲事不也八字没一撇呢吗?”

  江载雪:“……”

  他又看着沈持说道:“我和归玉也早着呢。”

  沈持:“……”

  是书院风水不好吗?怎么从夫子到学生,都老大不小了还打着光棍呢。

  一瞬,沈持不由得暗暗担忧自己。

  他们路过紫云观,只见大门紧闭,邱道长在外云游尚未归来。

  这半日与江、裴两位挚友喝了一顿小酒,直到旁晚沈持才回到没玉村家中。

  ……

  沈家。

  早上祭祖之后,沈山犹喜不能自抑,他把沈持的“状元及第”匾额、黄榜、榜帖摆放在堂屋的正中,沈家人挤在这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如至宝一般,怎么看都看不厌。

  沈煌握着朱氏的手:“沈家该好好谢你,生了这么好的阿池。”

  老刘氏听见老二两口子唧哝,亮开嗓门说道:“老头子,咱们以后把老二媳妇当祖宗供起来吧,她给沈家生了这么有出息的孙儿。”

  沈山看着朱氏,眼眶中的泪水一颗一颗打着转往下落,他太为有沈持这样的孙子而自豪了:“老二媳妇,我沈山在此谢谢你了。”他说完对着朱氏鞠了一躬。

  朱氏哽咽着道:“儿媳妇不敢居功。”

  老刘氏:“你十月怀胎生下阿池,没有你哪有沈家的状元郎,你怎么不敢居功,你功劳大着哩。”

  沈山:“阿秋,来把黄榜上点状元的圣旨念几句给你二伯母听听,哎呀,咱们当时不在京城,没听到宫里头的公公宣旨,可惜喽。”也不知当时是怎样的盛况。

  沈知秋上前展开黄榜挑几句不犯忌讳的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贞丰十七年,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丙辰科状元沈持,学富五车,治经严谨,未及弱冠便登第……①”

  “老二媳妇,你听听,连万岁爷都夸阿池学问好呢,”大房杨氏拉了拉朱氏的手臂:“阿池将来不知道要做多大的官,说不定能做到相爷呢,咱们沈家也要跟着他腾达嘞,你要没生下阿池,咱们哪有这样的好事,你说你功劳大不大……”

  一家人正说着话,忽然听见外面有人用京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