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危,本官来过一回。”

  那年黔地的交通几近断绝, 黔州府无法将朱砂运往京城,工部所营造的几大工程——修太庙,补皇宫、建皇陵等全部被迫停工,皇帝萧敏大怒,工部官吏部不得不亲自来运送,当时为了从黔地往京城运送朱砂,他们费了好一番周折。

  六年前。

  沈持:他记得,那时候他在省城贡院听邹夫子讲学,曾看见十三岁的史小将军得胜归来从秦州府策马而过回朝廷受赏。

  “不是头一次来就好,”隋汀看了看沈持说道:“要是头一次来,入了黔地只怕要受些罪的。”

  轻则又吐又泻,重则染上瘴病。

  胡见春这才发觉沈持身上尚有病气未褪,惊问:“沈大人这是身体抱恙?”

  “前几日染了瘴病,”沈持说道:“不过已大好了。”

  得云大夫对症下药,他好转得极快。

  “工部往来黔地开采朱砂矿藏,”胡见春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年因为感染瘴病陆续折了好几位工事在里头,幸好沈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大好了。”

  还有被贬谪到这里的官员常常九死一生,可见瘴病很是凶险。

  邱长风探究地看着沈持,嘴角微微往下撇:“……”

  听着沈富贵还怪可怜的。

  严诩说道:“纵然来往过几日,下官每次入黔还是要带上放瘴的药的,沈大人还是大意了,不过到底是好了。”

  “不幸之中的万幸,”隋汀在一旁说道:“镇西将军得知后速派军中的云大夫来为沈大人医治,这才很快好了。”

  前几日沈持病得很重,让他以为这位年少的才俊出师未捷就要折在黔地。

  “史将军虽一介女流,”胡见春听闻后叹道:“但行事有其祖父父亲之风,真乃武信侯府之幸,朝廷之幸啊。”

  严诩插嘴说道:“听说这些年她能坐镇西南,守一方太平,不光靠武艺兵法,下官每每来往黔地,总听说她极得黔地百姓之心。”

  沈持听着他们对史玉皎赞不绝口,心道:难道你们忘了,当年还有人在朝堂上大喊“女子误国”,如今六年多过去,他们却说她有父辈之风,堪为将军镇守一方。

  “史将军在黔地戍守,”隋汀久在黔地:“无战事时,百姓之家生了女婴无法养活想要丢弃,她得知后便收在军中,给她们一口饭吃,六年来收养二百多名女婴,如今大的有六岁了,她们跟在军中习武,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常常自发为史将军盯着大理国的动向……是以得保黔地和平……”

  当朝百姓人家多靠耕种为生,农户之家全赖男丁种田干重活儿,因而不喜女婴,生下来之后溺死或丢弃的比比皆是。

  史玉皎在此戍边,无战事时,除去操练兵马之外,还让她的副将悄悄收养被丢弃的女婴,拿她的俸禄养在军中。

  后来黔地人家但凡生出女婴不想要的,便送到安远县的史家军营中,让她跟着史小将军讨个活命。

  ……

  听了隋汀的话,吕居遗憾地道:“史小将军对黔地百姓有大义,只是可怜她以女子之身戍边多年,日后恐在婚事上难了。”

  史玉皎离京多年,早过了婚嫁的岁数吧。

  “呵呵,”姜道长慢捋胡须,笑道:“贫道早些年曾去过武信侯府,见过此女一面,观其面相极贵,来日必然子孙满堂,吕大人不用忧心。”

  他说着话眼尾的余光扫见沈持听得仔细,又朗声大笑道:“在座的各位大人也都有贵相,后必能儿女双全。”

  众人都大笑起来,沈持:“……”

  邱长风无语:他师兄除了炼丹探矿外竟还会相面?八成是胡诌吧。

  这时候外面忽然落起急雨,天骤然黑了。

  沈持听着外面的雨声,心想:此时,史将军应该在帐下听属下汇报军情了吧。

  闲聊之后开始说起正事。

  胡见春拿出地图来,这个跟沈持的地图不一样,上面绘着樊武县朱砂矿——朝廷叫做“大万山朱砂矿局”的详细所在,大约是工部的机密,只给他看了一眼说道:“实不相瞒,樊武县的朱砂矿藏已近枯竭,开采艰难,要不是实在没法子,陛下也不会同意沈大人甫一点了翰林就来工部观政。”

  进士及第三年才三人,都放在翰林院当宝贝栽培呢。

  将来拜相入阁,执掌六部,前程不可限量。

  不过他心里打鼓:沈大人能将文章做到极致,却未必于矿务有益。

  探矿这门学问太复杂了。

  胡见春想,也许皇帝不过让沈持来开开眼界罢了,若他有法子的,成了当作意外之喜,不成,再放到翰林院之中栽培,于朝廷也是不亏的。

  而请姜、邱两位道长来,是请他们看看师祖点的矿坑山脉地势,按图索骥,看能不能再探一处这样的朱砂矿来。

  “等到了樊武县,沈大人先看看当地的朱砂矿,”胡见春把矿地图收起来,说道:“大人还未见过矿吧?”

  沈持摇头如实说道:“还不曾。”

  胡见春:“等到了樊武县,沈大人可先去观一观矿藏。”

  “一切全凭胡大人安排。”沈持说道。

  当夜,一行人便宿在驿站。

  吃过哺食,沈持立在驿站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