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先问丁吉:“新科贡士们,你都见过了?”

  “回陛下,”丁吉一双三角眼微眨了下:“老奴都见过了。”

  皇帝萧敏:“说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丁吉跪在地上郑重施礼:“这次新科贡士都是极好的士子,老奴看到了薛相的孙子,还有宜兴徐家的子弟。各省高门世家代有人才出,是我朝之幸……”

  “京兆府没有人考出头?”萧敏讶异。怎么没听他提京兆府。

  京兆府每年考中的举子最多,难道一个贤才都没有。

  丁吉:“陛下,京兆府解元林瑄因为母守孝未能参加今科春闱。”

  萧敏:“哦。”

  薛相的孙子薛溆,宜兴徐家的徐照真,他记住这两个名字了。

  看来这二位是要占三鼎甲的两位了。一看御案上的墨卷,果真有薛、徐二人的。

  而另一份墨卷,正是昨日他说“有点意思”的,贡士叫沈持,他没从丁吉口中听到沈家,看来沈持出身不高。

  “去请萧相和曹相来。”皇帝萧敏说道。

  丁吉退下。

  过了片刻,萧汝平和曹慈来到上书房,看到御案上放的卷子,瞬间明白了,皇帝这是要和他们商议金殿传胪的时候点谁为状元,以谁为榜眼,谁是探花之意。

  虽还未见着人,但在金殿传胪之前皇帝和大臣心里先要有个数的。

  “萧爱卿,曹爱卿,”皇帝把三份墨卷拿给二人看:“单看墨卷,爱卿以为谁可点为状元,谁居榜眼,谁当探花郎?”

  二人看过墨卷上的名姓,对视半天才缓缓开口:“臣以为薛溆无论出身还是文章皆无可挑剔,可为状元,徐照真家学渊源,可居其次。”

  皇帝萧敏眼眸微不可见地深了深:“还有一位探花郎。”

  曹慈说道:“这位沈会元年岁小又风姿瑰丽,正可为探花郎。”本朝的探花郎除学问好之外还主打一个年少俊美。

  皇帝萧敏点点头:“二位爱卿说的是,朕再想想,你们退下吧。”

  萧、曹二人跪安告退。

  皇帝萧敏又拿起沈持的墨卷看了看,对端茶送到他手上的丁吉说道:“去传贺爱卿来见朕。”

  丁吉拖长声音道:“是,老奴这就去召贺大人来。”

  他心里纳闷:有什么事跟二位相爷都商议不好非得找姓贺的来呢。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贺俊之进宫了。

  皇帝萧敏屏退于上书房候着的太监们,只留君臣二人在场:“贺爱卿,你看看这三份墨卷。”

  贺俊之今日换了身崭新的绯色官袍,似是进宫之前才沐浴过,面皮干净无一点瑕疵,要不是眼下的乌青太重,他也是容华艳艳一美男子,他接过去看看浏览一遍:“回陛下,这三份策问文章皆有至味,耐人久咀,实是制义中之圣。”

  “贺爱卿过誉了,”皇帝萧敏说道:“此次春闱,朕看重一人。”或许能帮他了却心头之事的一个人。

  沈持。

  贺俊之抽出沈持的墨卷:“陛下看重的是他?”

  “知朕者贺爱卿也,”皇帝萧敏说道:“朕看重他的文章,想点他为新科状元。”

  贺俊之想了想说道:“沈会元出身低微,只怕不能服众。”

  论文章,三人旗鼓相当,论出身,沈持不如薛、徐,凭什么他是状元。

  “如何说服朝臣,”皇帝说道:“那是朕的事。”

  贺俊之:“……”他心道:那还找他来做什么。

  皇帝萧敏眼睛微微眯起:“只是朕不知,沈持,他能不能担得起朕的看重。”

  贺俊之:“……”

  “贺爱卿,”皇帝又说道:“金殿传胪之前,你帮朕试试他,看此子胆识气度如何。”试试沈持堪不堪重用,值不值得他与大臣们作对一回。

  这个容易。

  贺俊之:“臣遵旨。”

  ……

  晌午时分。

  秦州会馆。

  沈持这两日忧心殿试结果,睡得不怎么好,吃的也不怎么好。

  赵蟾桂反向安慰他:“点状元有什么好,我听说考中状元的都是一把年纪的老人家,老爷年岁小长的好,点个探花郎最好了……”

  “老爷听听那些及第诗,‘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佳人问我多少岁,五十年前二十三。①’,啧啧……”

  “老爷勿要忧心,再不济的还有同进士兜底呢。”

  沈持听得气笑了:“正经学问你不做,偏学这般歪诗。状元和探花,进士及第与进士出身,好处差很多呢。”

  虽说当朝凡是进士都可做官,但在授官前,还得再经吏部朝考,择优录入翰林院做庶吉士,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点翰林。没能点中翰林的,多半是同进士出身的,会被地方去任职。只有进士及第的三鼎甲,不必再经过朝考,立即享受官职,状元直接授翰林院编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状元的好处,怎么说都不为过。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