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逝去的英魂

。排在前面的就是杨端带领的十万人马,在其中心地带则是有王翦统领下的十万人马,而那先锋部队五万则是属于王翦指挥的一部分。最末尾处,就是桓齮亲自带领的十万大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易风带领他麾下一千将士,站在队伍中段,望着周遭浩浩荡荡的秦军队伍,心底涌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这可是他初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攻城战。

  随着桓齮下达“攻”命令,鼓声轰鸣,号角齐响,“杀呀——”

  秦军士卒大喝一声,向着邺城城墙奔涌而至。

  刹那间,鼓点之声、号鸣之音及士卒们的呐喊声,甚至于数万人的行进步伐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际。

  冲锋队的士卒们一手执盾,一手拿着秦剑或弩矢;随后则是抬长梯登墙,推动攻城用的投石机,再次之后是装备了长枪长戟的大部队。易风和他的士兵同样握持长戟位于此。

  虽然身处后方会更为安全,却也因此获得的战绩有限。易风及其部将被安排后方的原因,是王贲部已经在之前的作战获得了战功,而对于杨端等人,目前仍需通过这样的机会立下新功。

  毋庸置疑,走在最前端风险最高。

  而机会总存在于险境中。

  如果能够第一个攻上城头,那必定能获得巨大的荣誉与地位。

  然而,这份荣誉需要多少条生命去换取呢?

  在城墙上,扈辄带着一群将领从高处俯瞰城外,只见无数秦军黑压压一片。

  眨眼之间,秦军已经逼近到离城墙一箭之地。

  “射!”赵军将领见到秦军进入射击范围,随即命令弓箭手发射箭矢。

  “嗖!嗖!嗖!”

  随着这位将领的一声令下,大量箭矢如同暴风雨般朝城下的秦军倾泻而去。

  秦军见状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并继续向前推进。

  “嗤!嗤!嗤!”

  “啊!啊!啊!”

  随后便是箭矢射中人体的声音以及阵阵凄厉的惨叫,许多秦军倒在地上。

  这让不少秦军的步伐不由得一滞。

  “别停下,继续向前冲!”

  秦军将领们高声呼喊着鼓励士兵们继续冲锋。

  尽管不断下落的箭雨造成了秦军的损失增大,但是此刻他们成功到达了护城河边,将云梯横放在护城河上开始过河。

  赵军依然不断从城墙向秦军射箭,导致不少还没有过河的秦军士卒落入护城河生死不明。

  看到敌人的猛烈射箭攻势及巨大伤亡,在后台督战的将军桓齮命令撤兵。

  随之响起了撤退号角声,之前如洪水般的进攻队伍瞬间开始像退潮般散去。

  前线虽然损失严重,然而易风和他的那支部队因始终未接近弓箭射程,毫发未损地回撤了。

  首 ** 城行动以秦军失败而告终,不仅没有占据到有利局面还失去了很多士兵。

  战后,易风与其他士兵回到营房休整,而王贲、王离等将领被统帅桓齮召集开会讨论对策。

  具体的讨论内容易风无法得知,但一定与进攻方案有关。

  经过一天的修整之后,第三天早上军队再一次聚集起来,并向着邺城发起了新的攻势。

  攻势布局同前日一致,仍旧是以王贲领导下的五万兵马作为后备部队。

  然而结局还是相同,并且再次损失了一些士兵。

  这座邺城作为一个战略据点,不仅城墙坚固并配有防御性的城壕,还驻扎大量重兵守护,要攻克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依照历史记载来看,那次攻取秦军最终是无功而返。

  接下来几天里,每经过短暂两三天的休整,就会有一场对邺城的冲击尝试。

  结果仍然未变,秦军始终未能突破城墙。即便在攻击最为猛烈的一次,仅有数名秦军登上城墙,但他们很快就被赵军击退了。那次战斗的伤亡亦是最惨重的。

  而易风的部队始终保持无伤亡记录,因为他们即便是冲得最远的一次也仍与城墙相距百余米。

  易风非不欲向前冲锋陷阵,而是他作为一千人的统帅,必须与自己的部属共进退。否则一旦脱离部队,即使是建立了战功也无法抵销所犯的严重错误。军队就是需要严格遵从纪律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空间;假若人人随心行事,则数十万之众恐难以协调,将是一片混乱局面。

  “整装待发吧,可能我们即将再出发。”

  那天,王离忽然走进易风的军营,带着一脸的落寞对其说。

  “不再对这座城市发动进攻了吗?” 易风疑惑地问道。

  “恐怕这座邺城已经攻不下。” 王离长叹了口气回应道。

  “主将今天召集我们进行会议,我们的粮草快要见底,并且,赵军的大队侦察力量正在西北方及东北方频繁行动,可能是他们的增援即将到来。继续这样打下去的话,我们的形势就不妙了”。接着,王离进行了详细解说。

  说实话,这令他自己心中非常不平——这次出动了三十万兵力却仍没攻克此城,而且还遭受了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