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第1章 我大明朱柏,拥兵百万!

力进行千里奔袭的。”

  刘伯温倒是同意这个看法。

  “这倒也是。不过长途奔袭,对于体力消耗极大。越远距离的奔袭,越是需要休整,否则战斗力下降太多,显然是斗不过十万元军的。”

  可问题在于,连年征战,北地虽素来擅养战马,却也损耗极大,目前几大马场之中,军马存量极少,根本没能力蓄养一支骑兵出来。

  事情至此,再度陷入了僵局之中。

  睿智如李善长、刘伯温这般,一时间也想不出有何破局之法。

  现场气氛,一度变得沉默起来。

  倒是刘伯温,率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他忽地笑了。

  先是朝朱元璋拜了拜,而后便径直转身,走到了十二皇子朱柏的面前,朝着他恭敬拜了拜。

  “臣等愚昧,不知湘王有何高见?”

  这一举措,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面露怀疑、震撼之色!

  刘伯温何许人也?

  他竟当着众人的面,向存在感极低、在朝堂上几乎不言语的湘王朱柏请教。

  这……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李善长虽与刘伯温身处不同政党,但见到刘伯温他这番举动,也是心中诧异,不知为何如此。

  至于朱元璋,更是内心震动难耐了。

  他不由将目光投向了朱柏,心说他这平素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却是什么时候得到了刘伯温的青睐呢?

  虽然内心震惊,但他面色如常,端坐龙台上,只是默默拿眼神看着朱柏,等待着他的下文。

  朱柏主见无法推辞,只得缓步走出队列,朝朱元璋先行了一礼。

  他的语气坦然从容,带有一股天生的沉稳与笃定。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一动不如一静’。方才两位大人所言,皆是建立在假设这一基础上的。”

  “但儿臣既然他们都没有把徐将军、常将军怎么样,我们又何须杞人忧天,为什么要如此提防呢?就因为一场并不存在的进攻?”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有心谋算我大明,那为何不直接挑应天府下手,而是选择千里之外的元大都呢?”

  “如此行事,不就正好是将自己暴露于天下,为我们所知晓了吗?如此一来,又何谈我明他暗呢?”

  “以上便是儿臣的全部想法了。”

  说完,朱柏便向朱元璋行了一礼,回到了队列当中。

  一脸云淡风轻的模样,不喜不惊。

  朱元璋看得心中颇为诧异,他的确是不曾想过,朱柏竟是如此有远见之人。

  尤其他这一番逻辑自洽,条理清晰的发言,更是让众人为之叹服。

  在场大臣们都瞪大了双眼,看着湘王朱柏,下意识在心中浮现出了一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退朝后。

  朱元璋换去了朝服,信步走向了御书房。

  此时,太子朱标正在御书房内温书,见朱元璋走来,立即放下书册、毛笔,起身恭敬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

  朱元璋随和地挥了挥手:“读书呢?”

  “回禀父皇,儿臣正在重温《尚书·商书》,忽觉心中有些感应,遂打算提笔做下注疏。”

  “唔。”朱元璋微微颔首,坐到了椅子上,与太子朱标闲话了几句。

  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向了十二皇子朱柏。

  “说起来,你十二弟最近在大本堂表现怎么样?咱听宋濂说,老十二最近好像缺席了不少课啊。”

  “父皇,十二弟虽然念书并不积极响应,即便听课也总是神游物外,颇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嫌。”

  太子朱标继续说道。

  “但每次考试,十二弟却总是能勇夺天字甲等,位列前茅,成绩斐然啊!”

  朱元璋哦了一声:“这么说来,老十二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嘛。”

  “不过考试成绩的优劣,只能评判学习能力高低而已,可以当做参考,全信考试就要不得了。”

  “父皇说得是。”

  太子朱标心知父皇既然提起了十二弟,那他想问的肯定不单是大本堂的学业这么简单。

  “不过父皇,其实以十二弟的才华,不单单只是考试得分足够亮眼那么简单。”

  闻言,朱元璋来了兴致:“说说看呢?”

  “不光是做学问,十二弟在时政、策论等方面,也是个中好手,见解很是独到。”

  “即便是刘御史这般心高气傲之人,也不免时常登门造访,去找十二弟探讨一些问题。”

  “那老十二他答得上来?”

  “十二弟不但对答如流,而且发言还总能发人深省,时常有意外收获。”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