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 第170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

第170章 诸葛亮草船借箭

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他本以为诸葛亮会百般推脱,或者提出一些难以实现的条件,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自信地将时间缩短到了三天。周瑜凝视着诸葛亮,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出一丝破绽或者犹豫,但看到的只有那坚定的神情和深邃的目光。片刻之后,周瑜面色一凛,继而严肃道:“军中无戏言!先生既然如此有把握,可敢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深意,让人捉摸不透。他坦然地说道:“有何不敢?” 说罢,当即命人取来纸笔,挥毫写下军令状:三日造不完,甘愿受重罚。随后,诸葛亮又神色从容地说道:“今日已然来不及准备各项事宜了,便从明日算起,三天后,都督只需派五百士兵到江边取箭便是。”

  诸葛亮拱手告辞,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营帐。周瑜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阴鸷与得意。待诸葛亮走后,周瑜立刻暗中召集负责造箭的工匠,面色阴沉地吩咐道:“这几日你们只需做做样子便可,故意拖延工期,不必着急赶工。还有,那些造箭所需的物品,也不必准备齐全,且看那诸葛亮三天之后如何交差。哼,我倒要看看,他这次如何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工匠们领命而去,营帐内只剩下周瑜一人,他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诸葛亮因无法完成任务而受到惩处的画面,然而,他却不知,诸葛亮早已胸有成竹,一场精彩的智谋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几日来,江东大营中众人皆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忙碌筹备,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压抑。鲁肃心中亦是忧虑重重,一方面担忧着与曹军交战的胜负,另一方面又因诸葛亮立下的三日造十万支箭的军令状而揪心。这日,他脚步匆匆地前往诸葛亮的居所,一路上眉头紧锁,满心的不安。

  诸葛亮此时正在屋内踱步沉思,见鲁肃匆匆赶来,立刻迎上前去,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奈,愁眉苦脸地说道:“子敬啊,你可算来了!这可如何是好?三天时间,如此仓促,要造好十万支箭,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你我相识已久,你也知晓我的难处,如今这困境,你可得救救我啊!”

  鲁肃面露难色,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先生啊,这是您自己亲口承诺三日便能交箭的,如今这局面,我实在是想不出有何良策能帮到您。” 诸葛亮环顾四周,见无人留意,便凑近鲁肃,神色神秘地压低声音说道:“子敬,事到如今,唯有一法或许可行。请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只船上安排三十个军士。船身务必用青布严密遮盖,不能露出丝毫破绽,两边各扎一千个草把,记住,一定要扎牢实。此事干系重大,我自有妙用,三天之后,必定能有十万支箭交付。只是此事千万不可让公瑾知晓,否则,你我皆有大祸。”

  鲁肃听着诸葛亮的这番话,心中满是疑惑,瞪大了眼睛,实在想不明白这看似荒诞的要求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但他看着诸葛亮那诚恳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犹豫片刻后,还是咬了咬牙答应了下来。鲁肃离开诸葛亮处后,径直回到周瑜营帐,向周瑜报告诸葛亮的情况。他神色略显紧张,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道:“都督,那诸葛亮并未如寻常那般索要竹子、翎毛、胶漆等造箭之物,只是…… 只是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唉声叹气,好似被这难题困住了一般。” 而对于借船之事,鲁肃则是只字未提,他的心中也隐隐有些忐忑,不知自己这一番隐瞒是否会引发什么后果,但念及诸葛亮的嘱托,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鲁肃虽满心狐疑,但仍依诸葛亮所言,调拨了二十只船,并安排每船三十个军士,一切准备妥当后交由诸葛亮调用。

  第一天,江面上风平浪静,那二十只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上毫无动静,仿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鲁肃在营中不时望向江边,心中暗自着急,不停地踱步思索:“这孔明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莫不是在故弄玄虚?时间紧迫,只剩两天了,这十万支箭如何能凭空得来?” 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转眼间到了第二天,太阳东升西落,船只依旧如昨日一般,没有丝毫行动的迹象。鲁肃更是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营帐中来回走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完了完了,这下孔明怕是要失信于人了,三日之期转瞬即过,到时候交不出箭来,可如何是好?” 他心急如焚,甚至想亲自去江边找诸葛亮问个明白,但又想起诸葛亮那日神秘兮兮的模样,最终还是强忍住了冲动。

  终于,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分,夜空中繁星闪烁,万籁俱寂。就在鲁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之际,诸葛亮派来的人悄悄来到他的营帐,轻声唤醒他,说诸葛亮有请,要一同去取箭。鲁肃猛地从床上坐起,瞪大了眼睛,既惊讶又疑惑,匆忙整理好衣冠,跟着来人快步走向江边。见到诸葛亮后,鲁肃迫不及待地问道:“孔明先生,这深更半夜的,我们到底要到何处去取箭啊?” 诸葛亮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说道:“子敬莫急,一会儿便知,且随我来。” 说罢,便带着鲁肃登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船只。

  这一夜,浓稠如墨的黑暗笼罩着长江,江面上大雾弥漫,仿若一层厚重的纱幕,将天地间的一切都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雾气之浓,以至于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不见人影,耳畔唯有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的声音,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潮湿与静谧。

  诸葛亮站在船头,身姿挺拔如松,衣袂随风轻轻飘动。他目光深邃,凝视着大雾深处,仿若能穿透这迷雾看到未来的战局走向。只见他神色从容地命人将船缓缓向北岸曹军水寨的方向驶去,那语气坚定而沉稳,没有丝毫的犹豫与畏惧。

  船行缓缓,在大雾的掩护下,悄然无息地接近了曹军水寨。到了五更时分,天边隐隐泛起一丝鱼肚白,船只已然靠近曹军水寨,那巍峨的水寨轮廓在大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只沉睡的巨兽。诸葛亮神色镇定,目光如炬,果断下令将所有船头朝西尾朝东,一字排开,整齐地排列在曹军水寨前的江面上。紧接着,他大手一挥,船上的军士们顿时擂鼓呐喊起来,一时间,鼓声震天,呐喊声此起彼伏,声势浩大,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要将这曹军水寨踏平。

  鲁肃站在一旁,早已吓得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惊恐地望着曹军水寨的方向,双手紧紧抓住船舷,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惊惶失措地问道:“孔明先生,若曹军此时出兵,我军仅有这二十只船、几百军士,这可如何是好啊?我们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诸葛亮却镇定自若,仿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轻轻摇着羽扇,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轻笑,那笑容仿佛有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