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第51章 诗仙的银钱课

第51章 诗仙的银钱课

  画舫内原本喧闹非凡,食客们正为是否该攻打石堡城争论得面红耳赤。

  然邹掌柜一声“李翰林到!”的吆喝,仿佛一道定身咒,让整个船舱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那道白衣飘飘的身影,连筷子悬在半空都忘了落下。

  “真是李翰林!”一声惊呼打破沉寂,随即引爆满堂哗然。

  食客们蜂拥而上,将李白团团围住,眼中闪烁着近乎虔诚的光芒。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诗仙,今日竟活生生出现在眼前!

  “我们专程来此,就为追寻您的足迹啊!”

  “李翰林,能说说当日为贵妃赋诗的经过吗?”

  “那天您真让高力士脱靴了?”

  七嘴八舌的追问中,邹掌柜急得直跺脚:“诸位先让李翰林入席!”他亲自张罗出一桌珍馐美馔,那殷勤劲儿,活像在伺候祖宗用膳。

  李白三杯下肚,酒兴渐浓,便开始讲述那段传奇:“当日入宫后,酒意正酣,遂提笔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

  说到兴起,更是眉飞色舞地描述起让高力士脱靴的轶事。满船食客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那荣耀加身的是自己一般。

  唯有李乾暗自蹙眉,他望着李白意气风发的侧脸,心中暗叹:诗仙什么都好,就是太过率性。这等张扬之事,做了尚可,说出来却未免落人口实。更何况在这议论军国大事的场合...

  果然,角落里几个衣着华贵的食客交换着眼色,其中一人低声道:“恃才傲物至此,连天子近臣都敢轻慢...”

  李白其人,才情如银河倾泻,诗名似皓月当空。他腹有诗书万卷,胸藏锦绣文章,更兼品性高洁,几近完人。

  然而偏偏在这位谪仙人身上留下了一道致命的缺憾,他那颗赤子之心,终究学不会官场上的曲意逢迎。

  一腔报国热血,却因处事太过耿直而屡屡碰壁。多少权贵曾折节下交,却因他一句无心快语而拂袖而去。

  李乾望着正被众星拱月的李白,心中暗忖:若能让这轮明月学会些许圆融之道,以他的惊世之才,该绽放出何等夺目的光芒?

  光是想象李白既能保持诗仙风骨,又能在庙堂之上挥洒自如的场景,就令人心潮澎湃。“总得找个机会点醒他...”

  李乾正自思量,忽见一名食客排众而出,深深一揖:“李翰林,可否赐下墨宝?”

  这一问如同火星溅入干柴,瞬间点燃满船热情。

  李白朗笑应允:“取笔墨来!”

  众人哪还顾得上饮酒,纷纷涌上前来,伸长脖子,瞪大眼睛,恨不能将那尚未写就的墨迹直接收入囊中。

  李乾望着这熙熙攘攘的场景,不禁莞尔。

  即便在现代社会,那些偶像明星为粉丝签名,怕也没有这般狂热景象。

  “快!快备笔墨!”邹掌柜的吼声震得画舫都在颤动,“李翰林的墨宝万金难求,你们还磨蹭什么!”

  其实无需催促,下人们早已忙作一团。

  有人打翻了酒壶,有人碰倒了烛台,却都顾不得收拾,只为能第一时间为诗仙奉上笔墨。

  整个画舫如同被施了法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支即将挥毫的笔上。

  李白执笔在手,衣袖轻拂,笔走龙蛇间,一行墨迹如行云流水般跃然纸上。

  李乾探头一看,不由会心一笑,“我醉欲眠卿且去...”正是当年在这画舫上醉答李龟年的名句,今日题来,别有一番韵味。

  “给我!”

  “是我的!”

  “我第一个求的!”

  食客们顿时如饿虎扑食,你推我搡,险些将画舫的围栏挤断。就在这混乱之际,李乾突然起身,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且慢!”

  众人愕然回首,连李白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只见李乾郑重接过墨宝,朗声道:“诸位,李翰林墨宝万金难求,难道不该奉上润笔之资?”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心中早有盘算。这些日子相处,他深知李白虽名满天下,却常为酒资所困。

  如今借这机会,正好为诗仙筹措些银两。毕竟他此行长安,带着高仙芝备下的厚礼,分毫未动,但若能借此为李白解困,岂不两全其美?

  “不可!”李白眉头一皱,当即出声制止。他向来视金钱如粪土,赠人墨宝从不收取分文。

  李乾却不慌不忙,凑近低声道:“李翰林,您腰间锦囊早已空空如也,难道真要吃了上顿愁下顿?我虽可解囊相助,但您是要靠自己的才学挣酒钱,还是靠朋友接济度日?”

  这话让李白一时语塞。他素来豪爽,可如今确实囊中羞涩。正犹豫间,画舫内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叫价声。

  “我出三钱银子!”

  “三钱?你当是打发叫花子吗?你也好意思开口!我出一两!”

  “五两!”

  “六两!”

  第一幅“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墨宝最终以八两成交。

  那得宝的商贾捧着字幅如获至宝,激动得双手发抖,诗仙真迹,八两银子简直是白捡!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