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第35章 五大名瓷

第35章 五大名瓷

  “老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余诚并未理会跑到眼前乞讨的老人。来到明朝这么久,他已经见多了惨事,心肠也硬了许多。现在街道上多的是逃难的饥民,像他这种看上去就有钱的人,只要救济了一个人,其他饥民就会一拥而上围堵着乞讨。

  余诚问同行的刘二牛道:“最近来开封的难民是不是又多了许多?”

  刘二牛答道:“是呀,东家。这次围城把城外的百姓祸害的厉害。贼人来之前官府就把外城的房子拆了大半,贼人来后又驱赶着外城的百姓掘城,又死了一批。贼人退走以后,外城的百姓衣食无着,就全涌进开封城来讨生活了。”

  “放粥的棚子还开着吗?”

  “开是开着,不过一碗粥里见不到几粒米,就那很多灾民还抢不上。”

  余诚想了想,道:“把每天捐的粮食提到一百斤吧。”

  刘二牛面有难色,道:“东家,现在城内粮价又涨了一截,城内的粮行都已经开始捂粮限售了。因着东家的关系,徐记米行的限售还没限到咱们头上,可上次见到张管事,他话里话外也有劝东家不要砸灾民这个无底洞的意思。”

  粮商捂粮惜售,固然有手头存粮不多的原因,但更多是趁着灾年推高粮价攫取利益的常见手段。余诚虽然厌恶,但也没什么好办法。这种大形势下,即使他亲自下场当条过江的强龙,也是被地头蛇群起围攻咬死的下场。

  想了想余诚对刘二牛说:“你给徐记传个消息,就说咱们有一千石粮食将要运到,让他们准备好接手。”

  一千石粮食,即使是徐记这般大粮商也足够支应好一段时间了,只希望他们对城内的百姓下刀不要太狠。

  眼看拐个弯就要到许明远约好的酒楼了,道路却被一群看热闹的人堵住了。

  人群中央一个卖艺的少年挥舞着齐眉棍虎虎生风。这少年郎十六七岁年纪,浓眉大眼看着憨厚无比。

  这少年耍完一趟棍法,便端着铜锣绕圈讨要赏钱,只是应者寥寥,一圈下来盘中只不过多了十几枚铜钱。

  少年面色愁苦,正要将这点铜钱收起,斜刺里一脚踢到少年腰上,将少年蹬了个趔趄,盘中铜钱顿时洒落在地。

  少年大怒,正欲还手,却发现动手的是几个官府的差人,只能忿忿不平的收手。

  那差人趾高气昂对少年道:“谁允你当街卖艺的?交过例钱了吗?”

  少年忍气吞声道:“小子初来乍到,不知道贵宝地的规矩,官爷见谅。”

  跟随差人的闲汉将掉落地上的铜钱一一捡起,献宝似的捧在差人面前。差人嫌弃的瞥了一眼,挥挥手道:“就这么几枚赏钱,看你也是个学艺不精的。”

  少年乞求道:“官爷开恩,那钱是要给俺娘瞧病的。”

  差人丝毫不理会转身就走,少年正要追上去,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墙角下,躺着的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忽然呻吟了几声,少年连忙回身去看。

  余诚看着这一幕倒是想起了《太极张三丰》里天宝君宝街头卖艺的场景,便自怀中掏出五两银子过去递给少年。

  少年看见,连忙下跪谢道:“多谢恩公,多谢恩公。”

  余诚记挂着许明远那边联系到的字画,无心逗留,带着刘二牛继续前往。

  到了约好的酒楼外,许明远已经等在了门口。许明远一边引着余诚上楼,一边向余诚介绍道:“此人姓陈,名叫陈文礼。他此番带的字画小人已经看过了,计有画卷十二,字帖二十有六,还有扇面等,其中不乏精品。”

  “这么多?”余诚有些惊讶,他还以为能有个四五幅画,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江南四大才子的书画已经烂大街了不成?

  许明远解释道:“吴中四子声名远传,江南富商巨贾求画者不知凡几。而今几人皆已亡故,所传作品都已成为绝响。”

  余诚明白了,像唐伯虎之流在当时可以说是专业画师,所以流传的作品有许多。不过经历数百年天灾人祸,能流传到现代的作品才会那么少。

  来到楼上雅间,只见一名年约四旬的文士正倚窗远眺。

  许明远介绍道:“这位是我们东家。”

  陈文礼拱手道:“无双阁的余老板嘛,陈某早有耳闻。”

  双方寒暄几句,陈文礼便打开一个木箱,将其中的画作书帖一一展示。

  余诚对于书画鉴赏一窍不通,但还是装模作样的一一看过,心里边犹在叹息:可惜了。

  能看出这些书画主人保存得很好,显然也是主人心爱之物。但也就是因为保存完好,所以一点也不像是古物。

  毕竟吴中四子距此时不过百年,精心保存之下很难看出岁月的痕迹。这也意味着余诚将之拿到现代当古董卖钱的想法是实现不了了。

  这个结果余诚也在余诚预期内,他之所以来是因为这些作品即使不往出卖,留在自己家里当传家宝一直收藏也是很好的。

  即将大赚一笔的余老板已经开始考虑淡化自己的暴发户气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卷《江南农事图》是所有画作中最为精美的一幅……”

  “《江南农事图》?”余诚听闻后瞬间一愣,来之前他在网上查询过唐伯虎的作品,其中就有这幅画卷,依稀记得是在哪个博物馆中收藏。

  余诚打起精神细细看去,只见卷首是一首诗,上书“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