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远东新纪元1630> 第36章 建设安南基地

第36章 建设安南基地

  阮氏所给予的那间商铺与 5 进院子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这商铺从前乃是售卖布料之所,从外表看去,依旧颇为整洁。走进其后院,竟还有一口水井,周围林立着许多根竹杠,想来应是往昔用于晾晒布料之用。此处空间颇大,不仅如此,更有着数个房间可供居住。其中包括厨房、柴房以及一座牛棚,只是那牛儿却不见踪迹,想必并非自行离“家”出走的吧。

  再看那座 5 进院子,里面足足有着三十余个房间之多,同样配备有水井,用以满足日常居住所需完全不成问题。待得将船上的货物搬运至这间商铺之后,接下来便要着手展开大规模的招募人手之事了。然而令人犯愁的是,此地之人对于大洋珠子恐怕并不认可,所以这大洋珠子在这里怕是难以充当货币使用了。

  既然如此,那便发放银子作为工钱吧。铜钱实在是舍不得啊,毕竟咱们基地现在极度缺乏铜资源。给工人们开出的工钱可以比当地稍高一些,每月 1 两 5 钱银子即可。而且要优先招募那些会讲汉语的人,这样交流起来能方便许多。

  待到中午约定好的时间,张辉准时开始发电报与临高方面取得联系。令人欣喜的是,诸事进展得都非常顺利。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相关人员、船只、工具以及各类货物等,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便南下运输煤炭。

  在完成招工事宜的部署之后,紧接着也要着手开展征兵工作了。当然啦,对外宣称的时候自然不能说是征兵,而是招聘家丁。至于后续的训练任务嘛,则全权交托给周全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负责。

  接下来便是前往煤矿所在地,着手建立基地并搭建临时住所。可惜啊,这里既没有便捷的集装箱可用,红砖一时之间也来不及烧制。思来想去,最终决定采用黄土砖来建造房屋。这种砖其实就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之前,农村常见的那种用来建房的黄泥所制成。它个头颇大,通常都是先用木板制作出模具,再将和好的黄泥倒入其中,最后放置在太阳底下接受暴晒而成。

  虽说这种黄土砖的成本确实相对较为低廉,并且它的制作方法也称得上简便易行。然而,其背后所付出的人力代价却是不可小觑的。不仅如此,这种黄土砖还存在一个极为显着的缺陷——因其独特的材质属性所致,冬季时它能给人带来相当温暖的感受,夏季里又会让人觉得比较凉爽宜人。

  可是,一旦遭遇越南那频繁来袭的雨季,情况便急转直下。这种砖对于雨水的浸泡显得格外畏惧,稍有不慎,整座建筑物都可能面临崩塌的危险。所以说,现阶段也只能将其暂时当作一种临时性的建筑材料来使用而已。

  目前,我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利用这些黄土砖迅速搭建起一座能够容纳多人居住的集体宿舍、一间功能齐全的厨房,以及一处干净整洁的厕所。

  如此一来,便可勉强满足人们当下最为迫切的基本生活需求。不过,这仅仅是权宜之计罢了。等到基地方面调派过来足够数量的红砖熟练工人与水泥熟练工人,并带领新学徒们掌握相关技艺之后,再展开进一步的施工工作。

  而在此之前,当务之急乃是修筑一条通往入海口的道路,同时建造一座码头。毫无疑问,这两项工程同样急需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其中。所幸的是,张辉此前在临高地区已经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无疑为此次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只可惜啊,现有的施工设备着实太过简陋陈旧数量太少了,绝大多数工作基本都得依靠人力来完成,所以整体工程的进展速度十分缓慢。

  不过呢,这里所说的“缓慢”只是相较于高度机械化作业而言的,如果单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效率问题,那他们会觉得已经非常高效了。

  就在临高收到相关电报之后,很快便组织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此次前往目的地的人员以及携带的各类设备,其规模较之前的先头部队有了显着的扩大。

  然而,摆在眼前的最大阻碍在于:当地的许多土着居民并不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熟悉且眷恋的故乡。面对这种情况,经过一番商讨与协调,最终达成了一项协议——将报酬提高五成,并承诺只需在外工作三个月便可返回故土。

  值得庆幸的是,一直以来,东宋在当地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在这里,不仅提供给工人们的伙食颇为丰盛可口,而且从未出现过拖欠工钱这类令人不满的事件。正因如此,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成功地动员到了三百名土着工人参与进来。

  此次行动由经验丰富的曾剑负责带队,同时还额外配备了一个完整的班级一同前往。他们此番一共出动了十二艘宽敞坚固的广船,船上装载着大量的物资材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工具器械。毫无疑问,此行的一个关键任务就是要把煤炭资源运送回来。

  只要能够顺利带回足够的煤炭,提升煤炭的储备量,那么后续建设发电站的计划就能得以稳步推进。一旦发电站成功落成并投入使用,临高必将迎来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澜江水电站那高达 60 米的大坝宛如一座巍峨的巨人,如今已成功封顶,并开始了紧张有序的水轮机吊装作业。工人们忙碌地穿梭于施工现场,巨大的起重机吊起沉重的水轮机部件,精准无误地将其安装到位。与此同时,发电机的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据估计大约还需要 10 天左右就能完成全部铺设任务,届时便可以储水并准备正式发电。

  这里聚集了超过半数的穿越众,他们凭借着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和技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之中。然而,许多关键的技术工种对于当地的土着来说却是难以胜任的艰巨挑战,因此穿越众们肩负起了更为重要的责任。

  王建军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更是每日不辞辛劳地亲临现场指挥工作。他目光专注地审视着每一个施工环节,不时与工程师们交流意见、解决问题。眼看着这座水电站从无到有,逐渐成型,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回想起建设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不易,虽然实际进度比最初的预期要慢了不少时间,但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除了那些亲身参与到这项伟大工程之中的穿越者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和领悟这座水电站背后所潜藏的深邃含义与重大价值外,其余那些仅仅作为旁观者的人们,则完全难以真正地洞悉这一杰作所承载的非凡意义。

  这座水电站绝非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