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54章 白波内讧(1)

第254章 白波内讧(1)

  “你们可知白波军是什么?是造反!什么是造反,你们懂吗?哪怕我们投降,我们这些做首领的,也都会被砍了脑袋。

  “难道你们不知道,汉军在冀州,用我黄巾儿郎的头颅,堆起了京观?”

  郭太大声吼叫着。

  “可青州黄巾、黑山军,不都归顺了成公子吗?可没听他们说成公子的不好,反而都是好话,他们的家眷也都过上了好日子。”胡才有些急躁地说道。

  “那些骗人的鬼话,你们相信?我是不信的。我只知道,我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只有拼命,才能杀出一条生路。”郭太丝毫不为他们四人的话所动。

  眼看劝不动,杨奉四人退出,返回杨奉的营帐。

  刚进营帐,胡才就急着问道:“二首领,这可怎么办?大首领是在给我们招致弥天大祸呀。”

  杨奉面色平静,看着韩暹问道:“韩暹,你之前所说为真?”

  “是什么话?”韩暹有点懵。

  “就是你派人去调查农户之事。”

  “当然为真。因为我也不信汉官之言,我的亲兵就说,太原郡已经推行新农体系,出去打听一下,就能知真假。于是,我就派我的亲兵出动打听。”

  杨奉沉吟半晌,然后有些沉重地说道:“我有一策,可解我们的灭顶之灾。只不过……”

  “杨大哥,我们都是你招来的,有什么话你就直说,我们肯定支持你。”胡才果然是个急性子。

  他连“二首领”都不叫了,而是称呼起了杨大哥。

  其实,在白波军中,他们相互间都是直呼其名的。

  为何?

  因为白波军中,竟然无人有字。

  本来并州黄巾中,还是有寒门子弟的。

  可黄巾起事失败后,那些寒门子弟纷纷离去,只剩下贫苦百姓跟随郭太躲入与河内郡交界的大山之中。

  这些农户连字都不识,哪里来的字?

  对他们来说,称呼大首领、二首领,那是敬畏,而称兄道弟,才是表示亲近。

  杨奉沉着脸说道:“唯有一法,才能消除汉军的怒火。”

  “何法?大哥你快说嘛。”胡才急得直跺脚。

  “我们出其不意,生擒大首领,把他及他的亲信,交与汉军。”杨奉说完,目光炯炯地看着其他三人。

  “啊?我们这是要……”韩暹脑子活泛些,马上想到,这是内讧。只不过他没说出来罢了。

  “你们想……”

  杨奉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士卒闯了进来。

  “二首领,不好了。有军队从北面和东面包围了我们,目前我们只有西去一条路。大首领请你们过去,共商对策。”

  杨奉大惊失色。

  这汉军援军是从哪儿来的?

  这援军当然是青州治安军。

  城中有一万五千人,城外还有一万五千人呢。

  刘岱看到援军到来,大喜过望,瞬间就同意了派五千治安军出城,与外面治安军合兵一处。

  如此,各用一万兵力,堵住白波军南面和东面的退路。

  至于西面嘛,刘岱认为,很快雁门关的援军就会赶到,正好能堵住叛军的西面退路。

  如此,就不用大开杀戒,逼迫白波军投降,并州就可以增添人口了。

  并州的人口太少了。

  晋中平原所在的上党、太原、雁门三郡,人口加起来,竟然才五十万人出头。

  就算成公子把五原、朔方等郡的人口迁移回晋中平原,目前晋中平原的人口,也没有达到六十万。

  大片良田无人耕种,看得刘岱心疼。

  刘岱可是知道,青州竟然有六百多万人口,成为整个大汉第一人口大州。

  刘岱计算过,要想牢牢控制住整个并州,起码需要三百万人口。

  如此,一百万人口分布于北方云中郡、五愿郡和朔方郡,以及西部的西河郡和上郡,剩余二百万人口,全部集中于晋中平原三郡,才能使得并州富裕起来。

  人口增加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根本不能动员农户放开来生孩子。

  因为孩子多了,没有粮食,根本养不起。

  好在当前大医堂已经进驻并州,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为并州培养稳婆。

  有了优质的稳婆,出生率就可以得到保证。

  要知道,古时候的出生率低得吓人。

  生孩子,对于母亲来说,就是在鬼门关走上一遭。

  母死保儿,母子双亡……这些事情数不胜数。

  “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这句话,就是来自那个时代。

  当然,现代社会有现代医疗手段,哪怕难道,也可以马上剖腹,这类事情已经几乎消失不见了。

  这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