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17章 京都巨变(1)

第217章 京都巨变(1)

  正说着,有传令兵进来,交给蔡成一封信。

  蔡成打开只看了一眼,就笑出声来了。

  “呵呵,稚叔你看,”说着,蔡成把信件递给张杨。“大将军何进对护民军下军令了,让护民军抽调两兵马,驻扎于京都城外,等他下一步的指令。”

  张杨接过信件,凝重地看了一会,才长叹一口气。

  “唉——”

  “稚叔何故长叹?”

  “我是叹大将军病急乱投医。青州兵马肩负戍边重任,面临着从幽州到并州一线的汉境安危,哪里能参与皇位之争?”

  张杨脸上平静无比。

  之前的对话,蔡成已经明确表明不参与皇位之争,如何会出兵?

  张杨这是在给蔡成找不出兵的理由。

  根本上,张杨从来就没看得起过何进。

  他早就看出何进是个草包,万事不成。

  他委身何进,除自己族兄游说之功外,也是想依靠大将军的官职,跟着谋个前程罢了。

  如果张杨对何进,哪怕有一丝忠诚,也不会在看到护民军的军纪、军力、战力后,当机立断地拜蔡成为主了。

  正史中,张杨可是至死都没有背叛吕布,因想要求援吕布,被手下杨丑暗杀,从而拿到了投靠曹操的投名状。

  可见,张杨不是朝三暮四之人。

  “没错,护民军肩负戍边之重任,对哪位皇子继位没有立场,无力出兵,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违而助大将军。”

  无力出兵?那你征南军团是干什么的?

  心照不宣罢了。

  管亥在一边有点懵。“大帅,那要如何回复?”

  “哈哈,稚叔你说说,该如何回复大将军?”

  张杨腹诽。“这是在考验我吗?”

  “要不,我来回复?”

  张杨的意思很明显,他回复,就等于告诉何进,他已经投靠了蔡成。

  如此也算是一个投名状吧。

  蔡成点了点头。“好,那你就拟一份回信吧。”

  “根本就无须回复。”蔡琰突然开口。

  “哦?”蔡成惊愕地看着蔡琰。

  “回复说不出兵,大将军必然忌恨在心。不回复,也许还有周转余地。”蔡琰小嘴巴巴的。

  “对,大帅,不回复为最好,至少可以给我们争取整个冬季的时间。”管亥想到护民军刚刚改编,需要一个冬季来磨合。

  “好,就听昭姬小姐的,我们不回复。好酒好肉款待送信之人,但万不可让其返回京都,也不许其接触任何人。”

  得,蔡成这招更绝。

  如此一来,日后就可以说自己并未收到大将军信件。

  谁知道送信人跑哪儿去了?反正我没接到信,也没看到过送信人。

  张杨敬佩了望了蔡成一眼,也反应过来,蔡成同意他给何进回信,并不是在考验他。

  何况,蔡成手握三十万精兵,哪里会担心自己仍然心在大将军那边?

  就算自己回到大将军身边,又能把成公子或青州如何?

  别忘了,青州、冀州两个当前大汉最为富饶之地,轻易可再招募数十万兵马。

  “好了,我们现在就动身,前往漆垣。这段时间,昭姬小组她们三个女子,跟随我们风餐露宿,也辛苦了。我们走慢点,也让她们歇歇。”

  蔡成出发之时,正是何进意气风发之日。

  为什么?

  他把十常侍之一、上军校尉蹇硕给干掉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他自己已经进入了生命倒计时。

  蹇硕也是十常侍之一。

  在刘宏驾崩前,他在十常侍中排在第三位。

  刘宏虽然很是信任蹇硕,把西园禁军的兵权交给了他。

  可论信任程度,他还是比不上张让和赵忠。

  刘宏称“大父”,称赵忠为“大母”,直接认父母了,可见对两人的信任到何种地步。

  可刘宏驾崩之后,十常侍内部的地位就有了一些变化。

  刘宏在临死前,叮嘱蹇硕“扶持刘协”,这是把蹇硕当成托孤之臣了。

  为什么刘宏要托孤蹇硕?

  就是因为蹇硕手上有兵。

  东汉时,京都御林军拆分很多。

  郎中令:统领皇宫内各殿的守卫,以及出行时驾驭车骑;

  卫尉:统领皇宫各门的守卫;

  执金吾:掌管皇宫内兵器库,以及皇宫内“非常水火之事”,也就是皇宫失火、水淹,都由执金吾来负责应对;

  城门校尉:每个城门有一校尉,各有城门守卫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