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15章 对话张杨(1)

第215章 对话张杨(1)

  当时,管亥及其数十万黄巾余党,要想不被饿死,就得继续攻打青州各州郡。

  可要攻打各州郡,就必然会引来朝廷官兵,最终还是会覆灭。

  蔡成就宛如天上掉下来的一般,突然就出现在管亥的眼前,然后给了管亥及他手下弟兄、父老希望与活路。

  事实证明,管亥当年相信成公子正确无比。当初成公子所承诺的,不仅在管亥率黄巾入东莱时,很快就实现了,而且还越来越好。

  之后青州的发展,比起蔡成当初的承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从此,管亥、何山、刘奇、刘全等最早一批人,就成了蔡成的铁杆拥趸。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其实,蔡成也根本不担心护民军中有反叛现象。

  因为除了将领之外,其他士卒都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也是经过他洗脑的,根本不可能反叛他。

  而现在,主要将领已经全认他为主,军队就更稳了。

  张扬眼盯着舆图,突然开口问道:“大帅,其他部署我都能想得明白,可为何大帅要率人准备截断通往长安之路?”

  “哈哈,稚叔还是忍不住问出来了?”蔡成和张杨打趣道。

  张杨有点尴尬。

  东汉之人,还没有养成相互开点善意玩笑的习惯。

  其实,不仅是东汉没有,就连罗贯中都没有这个习惯。

  不信你看《三国演义》中,从头到尾,都没有相互打趣的场景。

  如果罗贯中有这个习惯,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一点都不体现出来。

  由此也可以知道,古代人由于粮食短缺,能够丰衣足食者极少。每天为生计操心,哪里还有心情和别人打趣?

  “稚叔勿怪,戏言尔。”蔡成看到张杨有些尴尬,马上解释。

  “请问稚叔,京都之中,为扶持自己拥立之人上位,会有哪些手段?比如说,他们只会在朝堂之上争吵吗?”

  张杨一听,愣住了。

  他眉头紧蹙,思考了半晌才回道:“大帅,恐怕会由皇后来主持大局吧?”

  刚刚说完,他就发现自己说错了。

  何皇后是刘辩的生母,又鸩杀了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她主持大局,拥立刘协的一方,必然不会罢休。

  根据之前昭姬小姐的分析,十常侍必然会拥立刘协,以保自身的权势。

  他突然想到,十常侍可是有兵权的。

  先帝建立了西园八校尉,领头之人蹇硕,就是十常侍之一。八校尉中投靠十常侍的,至少有一半人。而大将军何进,拉拢了另一半人。

  不过,由于刘宏觉醒,除曹操外,八校尉中,再没有士族子弟。

  比如说袁绍,正史中本是八校尉之一,可现在不是了。

  而曹操的家族虽然也是士族,可曹操从济南相的位置上调回京都,马上就会任命为中军校尉,按蔡成的猜测,就是曹操告密了王芬想刺杀刘宏之事,从而得到了刘宏的信任。

  这中军校尉本是袁绍的,现在归曹操了。

  尽管如此,何进还是拉拢到了两个西园校尉,一为与袁绍交好的右校尉淳于琼,二为屯骑校尉鲍鸿。

  淳于琼是由于袁绍投靠了何进,他与袁绍相交莫逆,理所应当地也投靠了何进。

  鲍鸿与鲍信是同族。在整个鲍氏家族中,只有鲍信、鲍韬、鲍鸿三人比较出色,结果鲍韬居家,鲍信与鲍鸿都是大将军何进的手下。

  只不过,鲍信后来带着鲍韬归顺了蔡成。

  而就在黄琬就任豫州牧后,此时鲍鸿正在豫州汝南郡黄陂县,清剿黄巾余党。

  黄巾余党被鲍鸿剿灭了,却被黄琬发现了他贪污了上千万钱的军饷。

  黄琬直接告到了刘宏那里,鲍鸿直接被下狱后处死。

  虽然鲍鸿被处死,可鲍鸿的兵马还在,同样被大将军何进所掌控。

  还有六校尉,则以上军校尉、十常侍之一的蹇硕为首。

  蹇硕只对皇帝刘宏负责,刘宏则自命为“无上将军”。

  大将军何进觉得自己手下的兵马太少,不足以震慑朝野,才会派出鲍信前往兖州招募兵马。

  后来因“兖徐犯青州”鲍信牵扯到其中,大将军何进放弃了鲍信,才会派张杨前来并州,以平定黄巾余党之名招募兵马,并留在上党遥应京都。

  正因为如此,何进还给了张杨一个都骑尉的军衔。

  只是他刚刚率领自己招募的兵马,平定了上党的山贼之乱,就接到了圣旨,要他服从征虏中郎将蔡成的节制。

  他去见蔡成,结果蔡成直接把并州兵马全都解散了。

  刚刚进入并州,就得到了先帝驾崩的消息,他也因此而留在了成公子的身边,并认蔡成为主。

  想到此处,他猛然抬头。“大帅,你是指十常侍手下有兵?”

  蔡成微笑着点了点头。“稚叔离开京都不过半年,就忘了先帝设置的西园八校尉了?他们中大部分人,可都是听命于十常侍的。”

  顿了一下,蔡成继续说道:“何进虽然尊为大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