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炉石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06章 两难选择(2)

第206章 两难选择(2)

  届时天下大乱,蔡成可不敢保证自己制造兵器的工艺,以及训练军队的方法,不会流传出去。

  至少,关羽、张飞就知道的不少。

  如此一来,别说急于统一争取来的时间,又在战乱中失去,就连进军瀛州、东南亚、南洋的时间,也失去的。

  两难!

  太难了!

  蔡成发现,自己的智慧真的不够。

  自己的智慧不足,那能否学习东汉群雄的做法,召集谋士呢?

  蔡成发现,自己竟然连谋士都无法召集。

  因为这波及面太广了,东汉没有哪个谋士,包括诸葛亮、庞统、贾诩、戏志才、郭嘉、荀彧、荀攸这等东汉末年的顶尖谋士,都无法帮他谋划。

  没办法,他们的眼界有限,而蔡成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穿越而来。

  届时,所有人不仅会把他当成怪物,甚至他们连什么是“穿越”都不理解。

  不过,蔡成突然想到,既然不能从现下借来智慧,但可以从伟人那里借来智慧呀。

  想到此处,蔡成马上回到马车上,而且叮嘱其他人不要打扰。

  管笃和蔡琰看到蔡成如此,心里揪得更紧了。

  两人相识不过数日,可却非常谈得来。

  蔡琰发现,管笃不仅能与她一起吟诗颂赋,而且对《诗词歌赋精选》上的前贤名作,与自己有着不同的理解。

  当然不同了。

  管笃可是蔡成亲自教出来的,那些不同的理解,可是来自后世千百的的锤炼。

  于是,蔡琰每天只要有空间,就让管笃给她和轻风、细雨讲解前贤之文章。

  这期间,诸葛亮也凑了进来,直接称呼管笃为“先生”。

  可管笃哪里敢成为诸葛亮的先生?于是他就让诸葛亮称自己为师兄。

  毕竟跟着蔡成的时间最早,年纪也比诸葛亮大了很多。

  最重要的,管笃在内心中,也把蔡成当成自己的师尊了。

  所以,做诸葛亮的师兄,一点问题都没有。

  蔡成也乐见其成。

  诸葛亮看不明白,轻声问蔡琰:“师母,师尊他怎么了?”

  蔡琰摸了摸诸葛亮的小脑袋,说道:“你师尊有重大的事情要思考,我们不能打扰他。”

  诸葛亮懂事的点了点头,又看向管笃。“师兄,师尊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呢?”

  管笃眉头紧锁。“肯定是与陛下驾崩有关。既然不是关注谁继位的问题,那就一定是新皇帝继位后的天下变动。”

  要说这个管笃可真是不得了,竟然能猜到蔡成思考之事。

  正史中,管笃是孙权手下,在孙权称帝后,被孙权派往辽东为使,之后再无记载。

  可管笃为什么在孙权手下,没有成为名将、名士呢?

  或许是因为他的性格内向,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还是因为他面貌不那么英俊?孙权可是极为看重相貌的。

  或者,是因为蔡成,才把管笃的才能开发了出来?

  算了,现在管笃已经成为蔡成的重要助手,这些历史疑案,就让春湮灭吧,反正从现在开始,就是新的历史了。

  在马车上打坐的蔡成,脸色却慢慢在舒缓。

  他想到了红军,想到了新中国成立之时。

  红军时期,在红军中的读书人也是极为稀少,可伟人却能够带领一些扁担横在地上,都不知道是个“一”的泥腿子,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建国之后,读书人同样稀少,但伟人却真正的“相信群众”,不仅稳固了华夏江山,而且还湮灭了中华历史上从未消除过的匪患。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蔡成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理解,根本就不透彻。

  蔡成脸上露出了笑容。

  谁说农夫不能管治天下?

  谁又说一切都需要读书人?

  当年伟人就开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农夫认字是次要的,关键是他把道理给农夫讲清讲透。

  然后这些农夫就会去主动传播。

  如此,他才有了最广大农民的支持,他才有了打下江山的最基本也是最雄厚的力量。

  自己的苦恼的问题,原来早有解决办法。

  内心中的欣喜无以言表。

  自己可以学习伟人,开办“乡长、庄主特训班”呀。

  之前自己培养过基层官吏,也包括乡长,但从来没有培养过庄主。

  在军队里,班长最重要。在民间,村长最重要。

  基础夯实的同时,再来培养高层官吏,什么也不耽误。

  何况,这天下不是有众多寒门子弟,按“统一战线”的思想,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